新闻热线:0349-2077222
广告电话:13103498383
邮箱:zbxcvv@ vip.163.com

朔州人的端午

黄河新闻网 > 朔州频道 >  大话朔州


农历的五月初五,俗称端午节,它是中华民族最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据学者研究证明,这个节日至少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出现,迄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

有人统计,在我国的传统节日中,端午节的叫法最多,竟有20多个别名。如端阳节、重午节、重五节、天中节、夏节、菖节、蒲节、龙舟节、浴兰节、粽子节等等。这些不同的称谓来自不同的民族和地区,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这个节日的内容是多元的、丰富的。

在朔州人的口语中,常常把“节”字省略,称为“端午”,比如,下个星期五就过“端午”哩。在发音上,“端”不读duan,而是发dan(直音,单)的音,因此“端午”就念成“单午”。这是方言学中的问题,与“端午”的本意没有关系。

大凡民间节日,都有一种或数种传说,端午也不例外,而且非常丰富,超过了其他节日。比如在纪念政治人物的传说中,就有纪念楚国名臣屈原的、纪念吴国名臣伍子胥的、纪念晋国名臣介子推的和纪念苍梧太守陈临的。另外还有纪念宗教人物的和民间人物的传说,比如张天师、钟馗,就是宗教人物;东汉的孝女曹娥、唐代农民起义领袖黄巢,就是民间人物。

在这所有的传说中,纪念屈原之说是被全国各地普遍认同的。公元前278年,秦国将领白起攻破楚国都城郢都,面对国家的巨大灾难,面对小人当道的深重祸患,屈原悲愤交加,心如刀割,但他始终没有舍弃自己的祖国,在写下了绝笔《怀沙》之后,终因国家沦亡,无以为生,于五月初五抱石投河自杀,自沉汨罗江,以此来证明自己的报国爱民之心,这种凛然正气是感天地泣鬼神的。朔州人过端午,纪念的也主要是屈原这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者。

朔州的端午节,具有浓郁的地方文化色彩,在众多的传统节日中,它有独特的地位,除去过大年外,可与冬至、八月十五等节日相媲美。有人甚至说,端午是仅次于大年的一个重要节日,理由是这个节日需要在大门(院门)、家门等地方贴剪纸的公鸡。

常言说,无门不成家。除去游牧民族外,人们的院子都有大门,屋子都有家门。即使是穷得盖不起院门的人家,也要用木棍树枝绑扎一个类似门扇的东西来充当院门的,有了这个“院门”,在外人的眼里,也就俨然是个“家”了。就像故宫里的大门、寺庙里的山门一样,有了这个院门,也就有了做人的尊严,它在人们的心中是无比神圣的。传说人间但凡建起一座大门,玉皇大帝就会派一名天兵来守护,谓之门神,门神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存在于人们的心里,敬畏有加。因此,每年的春节都要贴一副红彤彤的春联,既烘托了节日的气氛,又表达了对门神的敬畏心情。过端午,朔州人几乎家家户户都要在大门上贴一对用红纸剪的公鸡,这是继春节之后又一次在大门上所做的“文章”,从这个角度说,端午节的地位仅次于春节也是有道理的。

朔州人端午“贴公鸡”由来已久了,但是在“破四旧”的年代里被视为“封建迷信”而中断。在我的记忆中,“公鸡”重新走上端午的舞台是改革开放以后是事。记得是1980年的农历四月二十八上午,我母亲买来两张红纸和五张黄油光纸,利用午饭后的空闲,现场给我们表演剪公鸡,先剪的是一对巴掌大的小公鸡。只见母亲把裁好的两张32 开大小的正方形红纸对折起来,然后下剪子小心翼翼地一边剪一边和我说:“妈十大几年不剪啦,都快不会剪了。”不过一锅烟的功夫,母亲的一对公鸡就剪好了,虽然说不上有多精制,但待到粘在剪好的一张黄油光纸上后,这只公鸡顿时鲜活起来,雄赳赳地好不威风,好像正在引吭高歌一样。我父亲看了后低声说:“你得能啥哩,小心人家说你是讲迷信哩哇,啥也不做戳拐哩。”

“看把你吓的,去年就有不少人贴公鸡啦,也没见人家戳下啥拐。你也不看看如今是啥时代了?”母亲大声地反驳道。

第二天傍晚,母亲一个人拿着打好的浆糊给大门上贴了一对一尺多大的黄油光纸衬托出来的大红公鸡,同时在每个家门上和玻璃窗口上也贴了碗口大的红公鸡,把一开始剪下的那一对巴掌大的小公鸡贴在了炕沿底下。一夜之间,我们家里好像成了雄鸡的乐园。看着大大小小的“公鸡”,母亲笑着说:“今年的端午可像个样子啦。”

原来朔州人贴“公鸡”的时间是有讲究的,即是“大尽小尽二十九尽”。在民间,人们把农历中有三十日的月份称为“大尽”月,把没有三十日的月份称为“小尽”月。所以,农历的四月,无论是“大尽”还是“小尽”,贴“公鸡”的时间一律选择在二十九日的傍晚。至于为何要选择在这一天的傍晚,肯定也是有说法的,但眼下却找不到相应的记载,只好存疑了。

朔州人为何要在端午节贴“公鸡”?这就需要从鸡说起了。古人认为鸡是上天降临给人间的吉祥物。传说中的三足鸟、火鸟、凤凰都是它的祖先。在民间,鸡象征辟邪、去灾和神明。相传五月是“毒月”,是蚊虫滋生、疾病、邪气流行之时,若要战胜这些有形的和无形的灾难,自然是非鸡莫属了。于是,人们认为只要端午节贴上“公鸡”,一切灾害就会消除。这种美好的寄托一直延续到了今天。

民以食为天。朔州的老者们至今还会说“过节就是‘过嘴’哩”,过端午同样也是如此,其吃食主要是粽子和凉糕。

先说粽子。过去朔州没有江米,粽子的主要食材是当地盛产的黍子。黍子去壳后名叫黄米,黄米和红枣经过一定工序的加工,用芦苇叶子包成一个三角体状的东西,下锅煮熟就是人们所说的粽子了。由于粽子的制作工艺比较复杂,在选材、包扎、煮制等方面都有很高的要求,不经过专门的培训,是很难制作出色香味俱佳的粽子的,因此,从古至今也就留下了加工粽子这一行当。我小时候,我们巷子里的陈伟的父母亲,新中国成立前就是以加工粽子为生的,我爷爷生前多次说,人家做的粽子正宗而又地道,是城街上的一绝,可惜我没有吃过。如今,朔城区南关姓董的一家老住户依旧加工制作粽子,其形状和味道与外地人制作的粽子以及超市里的粽子是不一样的。据常年骑着电动自行车的老董说,他家的做法就是朔县过去的传统手艺,不同的是把黄米换成了江米。老董的粽子我喜欢吃,每年都要买几十个尝尝的。

做粽子既然是一门手艺活,那就不是人人都会做的事了。如果上街买现成的粽子,数量多了又觉得不合算。于是,绝大多数的人家就开始做“凉糕”。做凉糕就简单了,先把江米或黄米用冷水粉上四五个小时,同时把红枣浸在水里若干小时后,把芦苇叶子铺在笼床上,先铺一层粉好的江米,上面铺一层红枣,然后再压一层江米,上锅蒸熟以后,趁热在上面铺一层葡萄干、蜜枣、白糖之类的东西,冷却后切成小方块,这就是所谓的“凉糕”。与粽子相比,别有一番风味。

端午为何要吃粽子?明代的《本草纲目·谷部四》:“(粽)今俗五月五日以为节物,相馈送。或言为祭屈原,作此投江,以饲蛟龙也。”可见在明代,粽子既是端午节赠送亲友的食品,也是投江祭祀屈原的祭品。如今的朔州,依然保存着粽子、凉糕馈赠亲朋的习俗,至于“投江祭屈”,不过说说而已。粽子、凉糕以冷吃为常见,倘若是为了纪念晋国的介子推倒是挺合适,也未可知吧。

无论过什么节日,都离不开妇女们的勤劳。过端午,朔州的妇女不仅要忙着剪公鸡、做凉糕,还得做绌绌、缠扫灾刷刷、撵五色线。

用绸缎或布料通过一定的刺绣、缝制等手段加工制作的各种公鸡、粽子、绣球等香包,朔州人叫“绌绌”。我小时候,布料奇缺,绌绌的体量并不大,大的不过乒乓球大,小的只有成年人食指头大,神态各异,美丑不一,但均香气袭人。因为绌绌的肚子里都装了一种叫“苦豆”的香料。

朔州人做的扫灾刷刷,是选取厚实的生麻截成二寸长短,取一小撮用“五色线”缠成扫帚的样子,供大人、小孩佩戴,据说能把所有的灾害、病痛统统扫去,当然这是一个美好的寓意了。

“五色线”,顾名思义,就是五种颜色的线。我小时候,棉线也是市场的紧俏商品,备受妇女珍惜。记得有那么好几年的端午节前,我母亲是用棉花在撵线轱辘上撵出来的,一尺来长,然后染成红、黄、黑、绿四色,加上本色的白,凑成五色,再拧成一股细绳。五色线也叫“长命线”,因此,一般都是缠在小孩子的手腕和脚腕上的,寓意“长命百岁”。

阴历五月,既是红日高照、鸟语花香的时候,也是蚊虫滋生、疾病流行之日。因此五月又有“毒月”之说。在医学不发达的时代,如何攻破这个“毒月”?人们就把希望寄托在了植物艾的身上。艾,也叫“艾蒿”,菊科,多年生草本,有香气。叶可入药,性温、味辛苦。医学上有散寒止痛、温经止血的功效。我国的大江南北皆有野生。端午早上,朔州人把艾叶泡在洗脸池或洗脸盆里待用。据说用艾叶水洗过脸和手脚后,蚊虫就不会叮咬了。其实,也没有这么灵验,不过是一个美好的期盼。但是,这个活动也意在提醒人们要勤洗涮、勤讲卫生。另外,用艾叶水给孩子们洗脸,据说日后长大了就会有人爱,言外之意就是长大后能找个好对象。

端午的早晨,红彤彤的太阳照耀着世界的东方。朔州人这一天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整株的艾蒿用“五色线”扎牢靠挂在门头上,同时挂上去的还有一个大大的绌绌公鸡和扫灾刷刷。这些都是能看得见的吉祥之物。其实,还有看不见的东西更为神圣,这就是人们对爱国主义精神的景仰以及对祛灾消病、长命百岁、花好月圆的美好期盼。(陈永胜


[编辑:冯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