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的好坏,对一座城市而言是非常重要的,不仅体现着这座城市是否宜居,也体现着这座城市是否文明。涉及环境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并不仅仅是卫生方面。今天,我要说的是电喇叭的噪声污染问题。
“巴盟香瓜,十块三斤,不甜不要钱……”“本地现摘草莓,十五块二斤,本地草莓就是好吃……”这就是部分沿街小商铺和流动小商贩的电喇叭所发出的滚动式的刺耳的叫卖声,尤其是住宅小区的大门前,这样的噪声污染,严重地影响了市民的正常生活。更有甚者的是,一些“换窗纱——换窗纱——”“收废品——收废旧家电”的噪声催命似地游荡在小区的上空,让居民叫苦不迭。
科学数据表明:噪声级为30至40分贝时,是比较安静的正常环境;超过50分贝时,会影响睡眠和休息,人的正常的生理功能就会受到一定的影响;超过70分贝以上时,就会干扰谈话,造成心烦意乱,精神不集中,影响工作效率,甚至发生事故。长期工作或生活在高分贝的噪声环境中,会严重影响听力和导致其他疾病的发生。对此,我国早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就颁布了《防治噪声污染法》,经过近二十多年的治理,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拿我们朔州来说,二十年前街上大小商铺的高音喇叭、音响设备的噪声污染就得到了彻底的治理。
商用电喇叭在朔州的兴起,估算起来,大概也用十来年了,日渐成了社会的一大公害,这恐怕是生产厂家所始料未及的事。其实,这并不是生产厂家的过错,人家的音量开关是随时可以调控的,只是商贩们片面地认为,音量越高就越能招来顾客。面对这种情况怎么办?
首先是使用电喇叭的商贩们要注意了,最直接的受害人不是别人,而是你自己,因此把音量调在40分贝左右是适宜的。其次是有关部门要在劝阻和防治方面显显身手,且莫冷落了我们的《噪声污染防治法》。(陈永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