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349-2077222
广告电话:13103498383
邮箱:zbxcvv@ vip.163.com

高文庆:文作笔来诗作画 墨写诗情笔生花

黄河新闻网 > 朔州频道 >  文化

黄河新闻网朔州讯(实习记者 杨婷婷)文化艺术的一大特点是强调综合性。我们所倡导的诗书画,不是写诗、书法、画作的简单集合,而是倡导、培养诗书画多面的综合型人才。传承中华文化的核心内涵,也弘扬民族文化。在朔州市有这样一位文人,他凭着对文化艺术的执着追求,始终操守着为文化献身的信念,成为文化艺术的传播者和服务社会的实践者,他就是高文庆。

高文庆,字彬修,笔名鲁杲,山东省安丘人。中级美术师、九三学社社员、九三学社中央书画院院士,山西省书法家协会会员、山西省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煤矿美术家协会会员、山西省诗词学会会员、朔州市诗词学会会员、山西省黄河散曲社社员、朔州鸿雁散曲社社员、中国老年书画家协会会员。

高文庆出身于一个普通煤矿工人家庭,父母都是高校毕业,在当时也算是有文化的人,再加上上学时启蒙语文老师来明福、美术老师付养贤教育引导,在这样充满文化艺术的氛围中成长,使他从小就对写写画画有着超乎常人的理解与感悟。

从小与诗歌、绘画结缘的高文庆,1975年7月中学毕业后招工进入原大同矿务局晋华宫矿回采队,从此开启了一边工作一边学习绘画和书法的生活。1984年不知是因缘际会还是命运使然,高文庆在参加大同市全市职工书画培训结识了著名书画家李光琳、王善清,篆刻家何永泽等书画篆刻名家,在大师们的指点下其书画功力日渐精进,开始在书画界崭露头角。此后,他就决心向着更高的艺术天梯攀登。

为了进一步提高绘画技能,1991年4月,高文庆赴中央美术学院脱产进修油画一年,在油画大家苏高礼、著名雕塑家李林琢的艺术工作室开启了崭新的学习生涯。在中央美院的学习可以称得上他艺术道路上的转折点。从此,他的绘画笔墨厚重而含蓄,线条刚劲又不失柔韧,节奏无论舒缓还是迅捷皆游刃有余、张弛得法,恰到好处地表现出形象鲜明的特点,充满了艺术魅力。

2007年,他编辑出版了《文庆诗情书意集》,邀请42名书画界名家朋友书写诗文50余(幅)篇。这一创意得到了大家的热情关注和积极响应。原中国诗词协会常务副会长、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国煤矿文联主席梁东题写书名,著名诗人作家钟声扬作序。并在平朔举办了《文庆诗情书意集》首发暨书画家作品展,极大地丰富了企业文化活动。

高文庆的诗文作品曾发表于《中国老年》《朔州日报》《今日平朔》《马邑文学》及网络媒体《这里是朔州》《初心一度》《桑源》《北方文学》《国际诗苑》《红军文学》《朔州艺嘉传媒》《超然台上诗选刊》《齐鲁风》《神州文学家园》等。

高文庆除了在这些艺术领域颇有造诣外,还对摄影这一新生艺术情有独钟。2015年冬天,高文庆和几位摄影爱好者无意中拍照发现三青梁村生态保护的特别好,再加上沟、卯、山、梁的错落分布,形成了一种独特的乡村美韵。由他拍摄制作的美篇配以精美图片诗歌文字在网络平台推出后,在朔州及周边地区引起强烈反响。特别是每年春天,全村杏花绽放,杏林飘香,前来村里观光旅游的城市人越来越多,渐渐成为市民休闲放松的好去处,成为摄影、文艺创作的一块风水宝地。为此,高文庆被该村村委会授予“荣誉村民”称号。而此后高文庆也对这个地方有了莫名的情愫,单是这一个地方的诗文创作就达两百余首。

有些人沉沦于物质文化的追求或者说局限于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文学这种精神层面的“形而上”对他就毫无意义。而对那些衣食无忧,却没有文学追求的人,文学就只是一种消遣。对于有文学追求的高文庆来说,文学的意义就非常重要,远远超过了物质。有人耗费一生去探寻,有人究其所有去追求,但他们的一生从不虚度,而他们对文化艺术的传承和创作也散发着光辉,在文化艺术的传播中起着重要作用。

[编辑:冯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