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349-2077222
广告电话:13103498383
邮箱:zbxcvv@ vip.163.com

朔州多元汇聚的民俗风情(一)

黄河新闻网 > 朔州频道 >  大话朔州

陈永胜

朔州地处中原汉民族和北方胡族之间,是历代民族战争的拉锯地。长期的民族融合,使朔州在衣食住行方面,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第一节 衣着服饰

春秋战国至秦汉时代,胡服和汉服混用。魏晋南北朝时期,大量的鲜卑族拓跋部迁入今朔州境内,出现了鲜卑服饰。宋辽金时代,朔州境属辽金,出现了契丹服饰。元朝时代,朔州地处汉蒙疆界,随着蒙古族、鞑靼族人的迁入,蒙古服饰开始流行。明朝一代,汉服为主,兼以胡服。到了清朝,随着满族人迁居朔州以及受京津等地的影响,出现了满族服饰:男着宽短裤腿、宽短袖,脑后留长辫子;女着满族旗袍、满族鞋履、满族头饰。

中华民国成立后,西服和中山装逐渐流行,长袍短衣并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1949年至1978年,朔州的衣着除去皮衣外,已经与黄河以北的汉民族地区没有区别了。1978年以后,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快速发展,朔州的衣着已经和全国的汉民族地区基本上一样了。

内衣:1978年以前,朔州男女老幼穿的一种充当背心作用的贴身内衣,叫主腰子。棉布制作,红、蓝、紫三色为主,遇上主人“逢九”或“本命年”,则以红色为主。主腰子分棉主腰(双层,中间夹棉花)、夹主腰(双层以上,不夹棉花)和单主腰(单层布),根据季节的不同来使用。就款式而言,儿童多为筒腰形状,成年男子为胸片背搭腰围状,成年妇女胸前倒梯形单片腰围式,以便于给孩子喂奶。

除去盛夏时节,主腰子外面的一层内衣叫衬衣或衬衫,和后来出现的秋衣并用至今。

2000年以后,朔州还有不少老年人喜欢穿主腰子。如今,除个别老年人喜欢外,主腰子基本消失。棉腰子是朔州人当年重要的防寒内衣,“腰里没棉,冻得圐圙”即是形象的比喻。

上衣:基本上分衬衣和外衣两大类。衬衣多为单层,棉布为主。外衣,以布或丝绸做的叫衫子,也叫褂子。如果是双层中间续棉花的叫棉袄,不续棉花的叫夹袄;如果是用羊皮、兔皮等制成的上衣叫皮袄。还有一种上衣叫袍子,有棉袍和夹袍之分,男女样式都有,下摆均已过膝或小腿肚。过去的上衣多为齐袖对襟,主要是指偏襟,也叫大襟袄,左右开口的都有,视顺手而定。偏襟上衣具有很好的防风防寒功能,这显然是从北方游牧民族学来的。

皮袄是朔州的“三宝”之一,最普遍的是棉羊皮袄,分白茬皮袄和调面棉皮袄两大类,又分短皮袄(下摆至大腿上端)和大皮袄(下摆至小腿肚)两种。朔州冬季严寒,皮袄不仅白天可以御寒,夜间还可以当被子使用,一顶二。在没有取暖设备的年代,皮袄就是人们最后的“取暖设备”,因此成为朔州“一宝”。

白茬羊皮袄,既可茬口朝外穿,也可皮毛朝外穿,一般是茬口朝外穿。因此,朔州留下了“反穿皮袄里外发热”的俗语。

清朝中后期,旗袍开始出现在大户人家的婚礼场合,民国初期开始在大户人家流行。进入新千年,旗袍的面料和做工更加讲究。民国初期,中山褂、西式褂开始出现,以后时有流行。

20世纪70年代初至80年代初,调面羊皮袄在朔州流行;80年初至90年代末,呢子大衣在朔州流行,色彩丰富,款式新颖,大有取代皮袄之势。2000年前后,羽绒服登场,皮袄、调面皮袄、呢子大衣基本退出市场。

裤子:分单裤、夹裤、棉裤、皮裤、线裤和秋裤五种,视季节不同而选用。辛亥革命前,无论哪种材质的裤子,都是不分前后的大裆裤,裤口宽大,穿时打折,布条扎口,冬天尤其需要扎口,以利防风保暖。直到20世纪六七十年代,还有年老的人在穿这种裤子,尤其是农村的农民,但公职人员、学生等人已经告别了大裆裤。大约到了80年代初期,大裆裤基本退出了舞台。从此至今,男人们的裤子变化不大,基本上是西式的;变化大的妇女的裤子,但也不外是宽窄、长短的变化而已。

20世纪70年代前,不少人尤其是野外劳动的人喜欢穿皮裤。皮裤一般以羔羊皮制作,比较轻便,实用保暖。也是民族融合的产物。

线裤,以棉花线或羊毛线经过手工勾制的裤子。棉线裤比较单薄,适宜春秋两季穿。毛线裤比较厚实,适宜冬季穿,但不及棉裤、皮裤御寒。秋裤和秋衣同时出现在20世纪60年代,至今长盛不衰。

裙子:据资料介绍,秦代为筒裙和罗裙两种,皆为长裙。筒裙为内裙,上下基本同径。罗裙下口宽敞。以后随着时代的发展,裙子的款式也在变化。据云,魏晋南北朝时期,朔州男人也有穿裙子的。其实,恐怕也不止这个朝代,但究竟哪个时代开始不穿裙子的,已经难以考证了。

鞋子:朔州人一般叫鞋或者鞋拔。从面料、款式、做工方面说,鞋的名称有不同的叫法,比如“方口鞋”,是指脚脯面呈方形开口鞋,一般布鞋居多;“条绒鞋”,是指用条绒布做的鞋。等等。鞋在朔州有两种来源,一种是家庭手工制作,一种是鞋匠生产、店铺购买。

朔州冬季漫长而寒冷,没有鞋寸步难行。以清代至1959年这个阶段看,低腰、高腰的羊毛毡鞋流行时间最长。其后是皮毛鞋、反毛皮毛鞋、皮靴等。夏季就好对付了,如是贫寒人家,穿布鞋、草鞋、木底拖鞋的都有,甚至是光脚的也很普遍。

1978年以后,家庭手工做鞋逐年减少,80年代中期开始,机制的或半机制的松紧鞋、凉鞋、球鞋、反毛皮鞋、高跟鞋等应运而生。如今,鞋子在用料、款式等方面的发展更是惊人,只要有钱,就没有你买不到的心仪的鞋子。

袜子:朔州人什么时候开始穿袜子,已无可考。但从一些文学作品中可以看到,包括朔州人在内的北方人开始穿袜子,主要是用于冬季防寒的,大约在北宋年间或是更早的时期,民间已有袜子出现。到了清代中期,朔州的高腰布袜子开始进入民间,以白色的为主,单层或夹层皆有,这种袜子一直到20世纪70年代初还有老年人在穿。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朔州人开始穿手工的、机制的棉线袜子,70年代到80年代,机制的尼纶袜子流行,因为这种袜子比棉线袜子耐用得多。其后,腈纶、丝线袜子等流行。比起鞋子来,袜子的变化不算大。

帽子:帽子古代称冠,分臣冠、士冠、庶人冠,都是男人戴的。唐代以前多为巾裹头,宋代分别出现了辽冠、蒙冠和满冠,但老百姓大多数为毡帽。明清时期,为了御寒,朔州人开始戴无檐双耳朵皮帽子,材质有狐皮、兔皮、狗皮、羊皮不等。清代中后期开始,朔州的地主、老财等人流行黑缎帮、红顶子的西瓜壳帽,清末开始流行于贫民百姓间,这一时期,中年以上妇女流行一种黑色大绒帽,圆形、无檐、四五寸高。

20世纪六七十年代,朔州男人夏季戴劳动布、蓝布、灰布等颜色的圆形带檐帽,冬季戴双耳朵布棉帽、双耳朵栽绒帽。其时的朔州女人,春秋冬三季戴头巾,红色、黄色、蓝色、黑色不等,视个人喜好和年龄而定。80年代,朔州青年时兴戴黄军帽,十余年“高烧”不退。1990年开始,男人的帽子、妇女的头巾逐渐受到冷落。如今,所戴者,十不及一。

首饰:首饰就是头上的装饰。后逐步增加到脖子、手脚等部位。大体来说,首饰包括簪子、钗子、项链、胸针、耳环、耳坠、手镯、脚镯、戒指、手串等。就材质来说,有白金、黄金、银、翡翠、玛瑙、琥珀、蜜蜡、玉石、黄花梨、紫檀等。

除去手串和戒指外,其它首饰在朔州均为妇女所佩戴,不仅是为了服务发型,更是为了时尚和美观。在清代,受满族影响,朔州妇女,尤其是富裕阶层妇女佩戴首饰蔚然成风。清代后期至1949年,首饰已成为普通家庭女子出聘时的嫁妆之一。如今首饰再度普及、流行。(未完待续)

[编辑:冯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