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在噼噼啪啪的爆竹声中,人们迎来了崭新的一年,伴随着声声祝福的贺年气氛,又一个盛大的节日奔腾而来。这个节日就是元宵节。泛而言之,元宵节是整个年节的一部分,属于年俗文化的范畴;分而言之,元宵节又是一个特色鲜明的独立节日,是一年中最为热闹红火的节日。
就全国来说,元宵节的内容是极其丰富多彩的,其中不乏很多共性的元素,但也不乏同中有异、特色鲜明的个性。朔州也是这样,同样具有自己的独特的文化内涵。
元宵节的正日子是农历的正月十五,这一天也叫上元,因此,元宵节也叫上元节。元宵节的“元”当然指的是上元,也就是正月十五;“宵”指的是晚上,是一个以夜间活动为特色的节日,而夜间的节俗活动主要是挂灯和观灯,所以元宵节也叫灯节或灯夕节。
有关元宵节的由来和传说,多达十几种。其中一说是:汉文帝刘恒登基后,为了庆祝消灭诸吕、恢复刘姓执政而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的。刘恒是汉高祖刘邦的次子,他当了皇帝以后,深感创造太平盛世的不易,就把平息诸吕之乱的正月十五定为庆祝节日。这一夜京城不实行宵禁,百姓可以自由上街观灯游玩。汉民族从此开了欢度元宵节的先河。
朔州人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过元宵节的,虽未见确切的文字记载,但早在汉高祖三年(前204),代国被韩信歼灭后,朔州地区就归属了刘邦。大胆一点推断,朔州人过元宵节或许不会晚于西汉吧,当然,即使有也不过是个雏形而已。
朔县的元宵节从正月十四开始,到十六结束,历时三天。三天当中,锣鼓欢腾、旺气冲天,人山灯海、喜庆祥和。
二
正月十五挂红灯。花灯是元宵节最为突出的景观,也是最能概括这个节日的活动风貌,而其余的灯市、观灯以及社火百戏等节俗活动,都是直接或间接由此发展引申出来的。花灯经过两千多年的传承,展现了一个从独立到组合、从静止到活动、从单纯到装饰的过程。
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朔县的机关、学校、医院、工厂和商店等基本上都聚集在县城里,也就是人们如今喜欢叫的朔州老城。老城并不大,基本呈正方形,周长3678米,面积近一平方公里。每当元宵节期间,四大街上,有单位或企业的街道上,都挂上了大红灯笼或者是做工精细的宫灯,无不喜气洋洋。
记得是七十年代,老城的四大街上,除去单位、企业和商店外,还有不少居民住宅,都是清代和民国时期的建筑,高门大院随处可见。元宵节前夕,这些住宅的主人纷纷在自家的大门前、窗户前挂上了大小不一的各式各样的灯笼,比如白菜灯、南瓜灯、西瓜灯、玉米灯、葵花灯、金鱼灯、大雁灯等各家自制的灯笼,色彩鲜艳、活灵活现,和沿街单位大门的大红灯笼共同构成了灯的海洋。
到了八十年代中期,老城依旧是朔县元宵节期间最红火的地方。记忆最深的是北门口的玛钢厂、南门口的酒厂和工具厂,届时都会搭起六七米高的钢结构过街彩门,到了夜晚火红气派,亮如白昼。这个时期正是改革开放取得丰硕成果的时候,朔县人也初步告别了贫穷,丰衣足食的同时也开始了注重精神生活,不少人家的大门和窗户上,春节前就挂上了大红灯笼,为的就是迎新春、闹元宵。
1989年朔州市成立,朔县改为朔城区,成为朔州市政府所在地。新千年以后,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花灯的品种和式样有了前所未有的创新,尤其是LED灯问世以来,朔州主干道上的花灯一年一个样地变化着。今年是2024年,农历甲辰年,龙年。早在年前,开发路、张辽路、马邑路、鄯阳街、古北街、市府街、民福街、振华街、安泰街等道路的两侧都挂满了五彩缤纷的花灯,到了夜晚与沿街两侧高楼大厦的亮化彩灯、居民楼窗台前的花灯一起交相辉映,犹如进入了电视剧《西游记》中东海龙王的宫殿一样美不胜收,心旷神怡。
在机械化、电气化高速发展的今天,花灯的制作以及举办各类灯展已经不再是难事了,举凡自然界及社会所有的能够运动的东西,花灯大都可以模拟。以后若干年,花灯会是一个什么样子,简直无法想象。不过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元宵节的花灯不仅不会消亡,而且随着时代的发展,会更加绚丽多姿。这是因为,花灯不仅为元宵节增加了浓厚的节日气氛,而且为广大市民送来了赏心悦目的美的享受。由此可以说,花灯点亮了人们的心灯,照亮了人们的前程。正月十五赏花灯,为的就是有一个美好的明天。
三
正月十五闹元宵。一个“闹”字就把元宵节的所有活动表达得一览无余了。然而,这个闹可不是瞎闹,朔州人是极其讲究的。
闹元宵,有的地方叫闹社火。社火,是我国民间一种传统的庆典狂欢活动,它包括扎高跷、跑旱船、舞龙灯、耍狮子、扭秧歌等多种表演形式。社火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的祭祀活动,随着时代的变迁,形式和内容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如今的社火,已经不再仅仅是对“神”的崇拜,而是演变成了一种文明健康的文化娱乐活动。
朔县人不说闹社火,喜欢说闹元宵,或者干脆直白地说闹十五。在我的记忆中,上个世纪七十至九十年代,朔县人的“十五”就闹得热烈而奔放。每年的正月十四或十五上午,县委大楼门前早早地摆了一溜条桌,上铺着崭新的龙凤呈祥毛线毯子,形成一个小小的观礼台。大约九点的时候,县委和县政府的领导们也早早来到观礼台前,开始检阅全县各地的文艺队伍。整整一个上午,台前的领导春风拂面、兴致高昂,观看的群众人山人海、喜气洋洋,受阅的文艺队伍意气风发、豪情万丈。好一幅普天同庆、官民同乐的画图!
朔县的踢鼓秧歌闻名晋蒙两地,分大场子和小场子两种。大场子一般不少于16人,多的可达64人或更多。元宵节期间,从城镇到农村,到处都有踢鼓秧歌队,有时一个村子竟能组织起四五支踢鼓秧歌队,当然是小场子的那一种。踢鼓秧歌的音乐以锣、鼓、镲为主,配以唢呐、长号,曲牌有《大小得胜》《将军令》等。为了把精彩的表演献给市民,各个村庄的踢鼓秧歌往往是在腊月里就开始训练了。
在朔县,西街的狮子东关的龙是很有名气的,说的是过去西街大队的狮子耍得好,东关大队的龙灯舞得好。这并不是说其他的地方不能搞这两种玩意儿,而是说西街的狮子和东关的龙灯有生气、有威风、有声势,表演技艺高人一筹,其实何止是一筹?对此我在年俗文章里有过专门描述,不再赘述。
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元宵节期间,朔县工业系统、二轻系统、商业系统、文教系统等部门都有文艺队,比如高跷队、旱船队、大头娃娃队、扭秧歌队等,都给市民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八十年代中期,工矿企业实行了利润包干制,效益好的企业在元宵节活动中,便摆脱了主管部门的束缚,另开炉灶,成立自己的文艺队,有大卡车的工矿企业开始自己做彩车,有实力的企业还雇佣了戏曲演员和歌舞演员在彩车上进行表演;还有的企业不仅做彩车,还成立高跷队,彩车开道、高跷压阵的场面实在是威风。
此外,在朔州的元宵节期间,至今还保留着八音会、大秧歌戏剧、猜谜语、书画展览等活动,极大地满足了市民的不同需求和审美情趣。
朔州市成立以后,朔城区的城市建设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城市框架拉翻了十几倍,元宵节期间,人流虽说没有当年朔县老城那样拥挤堵塞了,但依旧人山人海,尤其是鄯阳街、开发路等部分路段。有道是“红火不过个人看人”,“闹元宵”活动的长盛不衰,不仅传承和繁荣了朔州的文艺事业,而且紧紧地把城乡的男女老少“闹”到了大街上,“闹”得他们流连忘返、心花怒放。由此可以说,闹元宵“闹”的就是个“精气神”,唯有如此,社会才能进步,事业才能丰收。(陈永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