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新闻网朔州讯(记者 李一凡 通讯员 武立芳)学校要发展,科研必先行。为了深度落实国家“双减”政策,充分发挥校本课程的重要作用,朔城区第七中学于3月27日下午举行了教育部2022年度国家重点课题的子课题《“双减”背景下校本课程开发和生本作业创新的研究》开题报告会。
会议第一项,由主持人高菊梅副校长宣读课题立项通知。聚于微,求于真,教与研齐行,学与思并进。一张小小的《课题立项通知》正式拉开了朔城区第七中学课题研究的新篇章。
接着,由课题组组织者武立芳老师对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研究的目标和内容、研究的步骤和计划、预期的研究成果等方面进行了细致阐述,让大家对课题规划有了全面的了解。
开题启新章,研思行致远。课题组督导李平老师从四方面论证了这一课题研究的可行性,同时也对课题研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很有建设性的意见:研究是手段不是目的;课题是减负不是增肥;问题就是课题,做法就是成果。李老师的指导让大家受益匪浅,为今后课题研究的开展指明了方向。
课题组代表梁丽平老师结合自己的研究分工进行表态发言。梁老师在谈到现状分析时提出:在“双减”的时代背景下,加强中学德育教育,树立正确的德育观,确立明确的德育目标,是促进素质教育顺利开展的有效措施,是中学教学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梁老师对德育目标的解读如拨云见日,让老师们对德育目标在整个校本课程体系中提纲挈领、融会贯通的作用有了更深入透彻的理解。
最后,刘禅校长做了总结发言。刘校长带来了四个关键词:意义、感谢、要求和计划。刘校长指出:本次课题研究,既是对大战略、大政策的回应,也是育人树人的需要,还是七中新时代发展进程中的大事。他感谢课题组每一位成员爱校如家,在教学任务繁重的情况下,还能保证课题研究任务紧锣密鼓地开展。
刘校长希望每位成员都要在思想上勇于承担有劲头,在工作上善于承担有能力,在态度上敢于承担有后盾。希望每位成员都拿出时不待我的决心,做既接地气又有高度的研究。最后他建议课题研究组在团队组建、完善流程、规范运行、自成体系上发扬钻劲儿、闯劲儿,在七中校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开题报告会在全体与会人员合影留念中落下了帷幕。此次会议既为课题组后面的研究明确了方向,也为老师们鼓足了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