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349-2077222
广告电话:13103498383
邮箱:zbxcvv@ vip.163.com

贴“ 福 ”字

黄河新闻网 > 朔州频道 >  大话朔州

蒸装也蒸装得满腾腾了,家也戳捋得白凌凌了,窗花也花喷喷地糊在了窗棱上。新年的钟声离人们愈来愈近了。这个时候,还有一件要紧的事就是把“福”字欢欢喜喜地贴起来。

说起“福”字来,可谓源远流长了。传说早在轩辕黄帝时期,仓颉就造出了“福”在这个字。它最初是祭祀的代名词,因此在甲骨文里,福最初作为一个会意字,其意义是:向神明供奉祭品,以求获得庇佑。左丘明在作《春秋》,也把福字当动词用,意为“保佑”,如《曹刿论战》中的“小信未孚,神弗福也。”直到东汉时期,大学问家许慎在他的《说文解字》里也说:“福,佑也。”

其实,就在与左丘明差不多同时期的诸子百家,就对“福”字展开了“争鸣”。《礼记》说:“福者,备也;备者,百顺之名也,无所不顺谓之备。”把福字冠以“顺利”的含义。《老子》言:“福兮祸之所伏,祸兮福之所倚。”这里他把福大体定义为“好运、好事”的意思。《韩非子》则说:“全寿富贵谓之福。”他给福字增加了更多的含义:完备、长寿、生活富裕、社会地位高。

一番“争鸣”后,儒家代表孔子对福字发出掷地有声的结语,在他整理的《尚书》一书中说:“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终命。”这就是说,福包括五个方面,即长寿、富有、健康安宁、品德美好和老有善终。

这以后,福字的含义非但没有改变,而且被赋予了更多的、积极的美好的祈福祝愿意义,聚集起越来越多的正面意识能量的信仰,一步一步地植入在了华夏民族的血脉之中。

随着历史车轮的滚滚向前,人们对福的信仰程度也越来越深,祈福的方式也由单一走向了丰富多彩。尤其是进入封建社会后,一种全民性的定时的祈福方式不断发展壮大,最终成为华夏民族最隆重的传统节日——“年节”。

时至今日,社会早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物质文明也发展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然而,福文化这一属于意识形态领域的文明,却似乎具有了更加旺盛的生命力。

关于贴“福”字的缘由,传说很多。有一种说法是,春节贴“福”字来源于周朝的姜子牙。传说姜子牙当年封神时,他的老婆叶氏也来讨封,姜子牙便说:“你嫁到我家,我穷了一辈子,看来你是个穷命,就封为穷神吧。”叶氏不知穷神是好是坏,心想只要有个神字就好,便高兴地说:“那我蹲在啥地方呢?”姜子牙回答:“有福的地方都不能去。”这事传出去以后,老百姓家家户户都怕沾上穷神的晦气,每到过年时,就在大门上贴个大大的“福”字,以此来阻挡穷神的光顾。

还有一种说法是来源于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有一年正月十五,朱元璋微服私访,在一个镇子上看见很多人围观着一幅画,画面上绘着一个赤脚女人抱着一个大西瓜,意思是取笑淮西女人脚大。朱元璋看后产生了误会,以为镇上的人有意取笑他的马皇后。因为马皇后也是淮西人,也是天足。朱元璋回宫后,安排士兵前往该镇调查,看有哪些人曾经围观取笑过,这幅画出自何人之手,一一登记造册。对于没有围观的住户,一律在他们的家门上贴一个“福”字。过了两天,士兵便以此为据,来到没有贴“福”字的百姓家里抓人,处以讥笑皇后之罪。从此,人们感到,贴“福”字能保平安,便年年在春节来临时贴个“福”字,以图大吉大利。

总之,对福的期盼,可以说是华夏民族的共同心声,朔县人自然也不会例外。

新中国成立前,朔县城里有不少的地主老财的老房院,一进院门,都有一座讲究的照壁,中心位置都有雕刻精美的砖雕,有麒麟图案的、有牡丹图案,但雕刻福字的好像更多。根据位置的不同和地方的大小,照壁也大小不一,形状上不外是正方形、横长方形和竖长方形几种,一个大大的福字居中,四个角上各自雕刻着一只蝙蝠,寓意为“五福临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后期,这些照壁大多数被当成封建迷信拆除。改革开放以后,大约是1992年前后,照壁或变相的照壁再度复兴。所谓“变相照壁”,就是人们在东西院墙上或大门两侧的院墙上贴一个琉璃福字,图个喜气。

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一度时期,朔县人好像并不时兴贴“福”字,但“福”字的斗方也不多见,至于为什么,大概与当时的政治气候有关吧。那时有关福字的春联并不多见,记忆中带福字的只有“翻身不忘共产党 幸福全靠毛主席”“吃水不忘挖井人 幸福全靠共产党”等几种。

改革开放以后,带福字的春联逐年上升,仅是横批就有些数不过来了,如“福如东海”“福气满门”“五福临门”“福星高照”“福临大地”“福娃报春”“福满乾坤”“年年有福”“福到我家”“幸福之家”“春到福地”“福地春早”“福花常开”等等。直到如今,朔县人依旧喜欢带“福”“财”“喜”“富”“寿”“禄”等字的春联,带“福”字的尤甚。

记得是1987年的春节,农历兔年。我给自家的房屋写春联,联语几乎带满了“财”“富”等字,我爷爷看后,笑着说:“大孙孙的字倒是有长进,只是叫人一看就是想钱想疯啦。”

可不是吗,那时我是真的想钱啊。

“把心放平才行哩,不能天天思谋发财,财哪是那么好发的?春联上写得多了,显得俗气,不如多写写福字,福字本身就包含了财和富的含义。”爷爷的话我至今记得真切。从那以后写春联,我绝对把福字摆在了重要的位置。

改革开放以后,人们慢慢地富裕了起来,写春联时红纸也准备得多了,斗方裁的有斗大。说到这里有个不是笑话的笑话:

我姨奶过日子十分勤俭,尽管六七十年代他们的家在村里是比较好的,房子和窑十几间,但是过年只预备三张红纸写春联,斗方裁的只有巴掌大,上写“福禄”二字贴在门头门楣上。为此,我母亲常常背地里笑话我姨奶小气。姨奶就是我姨姨的婆婆,那时掌管着全家的大小支出。其实,姨奶并不是小气之人,红纸买三张,不过是精打细算的一种过日子的办法吧。

一整张红纸,也叫全开红纸,一般能裁4个或6个标准的斗方,用提斗笔在上面写一个福字,在贴春联时同时贴在家门、房屋窗台下的外墙上以及其他空余的墙上。我父母亲住的老院子,共有正房13间,西房3间、南房3间,每年我需要写20多个大小不等的福字。每年春节前贴春联时,父子三人齐动手,从上午10点开始,到中午一点把半才能贴完。我奶奶活着的时候,常嫌我的对联、斗方裁得大、写得多,贴时费劲。对此,我母亲总是说:“‘福’贴多少也不多,这才叫‘福满家’哩。”我知道,奶奶并不是反对“福”多,而是心疼我们爷三人在冻地寒风中的那份辛劳。

九十年代年以后,朔县人开始住上楼房,而且是逐年增加。到了2000年以后,腊月里,卖福字斗方的摊点逐年递增,印刷质量也一年比一年好。人们买来贴在门上、厨房里,无不喜气洋洋。再看那玻璃窗上的带“福”的剪纸,更是暖透了心窝。

还有一种情况是倒贴“福”字。大约是到了八十年代后期,朔县人受影视作品的影响,开始把福字的斗方倒贴,寓意为“福到了”。

关于福字倒贴,我国民间有不少传说。其中有一个典故是:某年除夕,慈禧太后给大臣赐“万福”,恭亲王因江浙巡抚贿赂的五千两白银未如期到手而闷闷不乐,磕头谢恩时心不在焉,把手中的“福”字倒拿了。群臣无不为恭亲王担心。这时,李莲英正想敲恭亲王一笔竹杠,大声说:“老佛爷福如东海,寿比南山,新年接福。‘福’就真的来到(倒)了。”慈禧太后一听,高兴地连声说:“福到了!福到了!!”。恭亲王化险为夷后,立即派人给李莲英送去白银三千两,一边就在府门上重新倒贴了“福”字。民间不知其中之故,盲目效仿,很快流行起来。

还有一个典故是:有一年春节前夕,恭亲王府的大管家为讨主子欢心,写了几个斗大的福字,叫人贴到大门和库房上。偏偏有个差役不识字,竟然把大门上的福字给倒贴了。为此,恭亲王的福晋十分生气,正要处罚这个差役。幸好大管家能言善辩,慌忙说:“福到(倒)了,这真是吉庆的喜兆啊。”福晋一听,转怒为喜,赏了管家和那位差役各五十两银子。后来,倒贴福字就传到了百姓之家。

其实,在我国古代,确有倒贴“福”字一说,不过只局限在水缸和垃圾箱。由于水缸和垃圾箱的东西是要从里边取出或倒出去的,为了避讳把家里的“福”气倒掉,便把“福”字倒贴。用“倒”的谐音以“福至”来抵消“福去”。

细想一下,朔县人倒贴福字,不过流行了十多年,而且当时也并不是所有的人家都流行。我父母亲就是态度坚决的反对派,所以,我们家从来没有把“福”字的斗方倒贴过。如今倒贴“福”字的现象在朔州是很少见了。

不过,“福”字如何贴?正贴也好,倒贴也罢,只要能把人们的美好向往表达出来,咋贴咋好看。

[编辑:冯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