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349-2077222
广告电话:13103498383
邮箱:zbxcvv@ vip.163.com

​朔州市实验小学“知心姐姐”回信(四)

黄河新闻网 > 朔州频道 >  教育

居家学习以来,朔州市实验小学校将心理信箱转变为心理邮箱继续陪伴大家,已陆续收到数封同学的来信,针对不同内容,心理老师都给予了答复并进行了梳理,我们将具有典型性的一些例子拿出来与大家分享,如果你也有同样的困惑和烦恼,也希望这些暖心的书信往来,能够带给你一点点启发和帮助。(文中所举信件沟通均征求学生本人同意,隐去信息并做适当修改后撰写,以帮助面临同样困扰的学生!)

老师,您好!最近我们都在家里,爸爸妈妈总是因为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吵架,天天看着他俩吵架,有时候他俩还会把我夹到中间,或者把怨气撒到我身上。我很难受,不知道该怎么办!

同学你好,感谢你的来信和信任。

老师小时候流行一首歌叫做《相亲相爱》,对家做了一番描述,它把家比喻成可以停泊的港湾。相信每个人都希望家是温馨的,和谐的。然而就像“牙齿和舌头还有打架的时候”,生活在一起的家人,难免会因为一些琐事而产生争执。面对家人争执,我们会感到无辜、难过、担心,甚至感到害怕。争执下生存的孩子要如何应对,如何自处?老师不妨送你几句话,希望能帮助你免去争执的影响。

第一句话:这不是你的错

当家人之间发生争执,长大的我们虽然再也不会像小时候那样吓的嚎啕大哭或者瑟瑟发抖,但是依然会感到不舒服。如果家人争执的原因与你无关,请告诉自己“这不是我的错”。或许争执只是他们习惯的表达方式,或许争执只是他们在宣泄情绪。请记住,不是所有的争执都是因你而起,也不是所有争执都指向你。

第二句话:这是在意的表达

家长争执时,可能会让你在双方中做出选择,或者向你抱怨、发脾气。这会让你感到为难、委屈吧。换个角度,它要向你传达是渴望被支持,发脾气是因为对我依赖。这些负性的词汇与行为背后却在表达着“我很在意你”!

第三句话:这是情绪的传递

心理学中的“踢猫效应”就是指对别人发泄不满情绪,而产生的连锁反应。有时争执的源头小到微不足道,有时吵到最后都不知为何而吵,但愤怒的情绪却越来越强。争执发生时,你可以从自己做起,拒绝被坏情绪“传染”。

第四句话:争做润滑剂,不做点火人

随着长大,你在家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对父母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如此重要的你,一定要“争做润滑剂,不做点火人”。例如,父母因为家里凌乱而争执,他们的目的无非是希望家人能多为这个家付出一些。这时你就可以主动去承担些家务,用你的行动化解他们的“戾气”。同时,避免让自己成为家人争执的源头。努力成为他们期盼的样子,成为他们的骄傲。即使彼此再有怨言,想起你时,也会是满心的幸福。

希望以上这几点建议能够帮助你在接下来的日子里积攒一点“心”能量,驱散心里的“阴霾”!也期待你的下次来信。

[编辑:杨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