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349-2077222
广告电话:13103498383
邮箱:zbxcvv@ vip.163.com

应县:高质量教育谱写新的篇章

黄河新闻网 > 朔州频道 >  教育

党的十八大以来,应县县委、县政府一直瞄准提升教育质量,作出科学部署:2011年11月出台《关于应县教育质量提升工程的实施意见》,2017年9月出台《关于全面提升教育质量的意见》,2022年6月出台《关于推进应县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从“提升”到“全面提升”,该县教育体系质量和教育对象质量发生了巨大变化。

追求教育体系高质量发展

学前教育形成城乡一体化发展格局。应县坚持“积极发展公办幼儿园,扩大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的方针,从2013年起相继实施学前教育第二期、第三期三年行动计划、第四期五年行动计划。连续三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的实施,使得全县学前教育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投资6312万元新改扩建19所城乡公办幼儿园,投资500万元为乡村公办园配置户外大型活动器械、为县城公办园配备信息技术教育教学设备。落实了公办幼儿园生均600元的公用经费。同时支持社会力量新建民办第八幼儿园、金太阳幼儿园、广益华府小区幼儿园,验收发证4所申请备案的民办幼儿园,县城幼儿园由2012年的6所增加到16所,确定普惠性民办幼儿园8所,全县学前三年毛入园率由2012年的65.8%提高到90.5%,普及普惠水平进一步提高,“入园难”“入园贵”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形成了城乡一体、公民办并举、公益普惠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提到新的水平。义务教育从普及到均衡一直是县域教育的重中之重。从2013年开始应县加大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力度,有20多所学校建成标准化学校,10所建成朔州市星级学校。2014年应县政府着手推进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2016年立足迎接验收、对接评估标准,乘势快马加鞭、克服经费困难,弥补短板、奋力追赶,全县义务教育阶段校际间办学条件、师资、教学等均衡发展都达到基本标准。2016年11月经国家验收,荣获“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称号”。十年投资1.8亿元大力改善义务教育学校校舍、食堂餐厅、操场、学生课桌椅、教师办公桌椅、水冲式场所、校门围墙、教师周转房等基本条件和设施设备。同时支持投资4980万元的应县一小、七中迁建工程。十年持续优化义务教育学校布局,小学由2012年的81所调整为34所,撤销2所九年制学校初中部、基本完成中学向县城集聚、小学向乡镇以上集中的布局优化任务。义务教育控辍保学台账常态化动态清零,入学率达100%,巩固率达到99.3%。今年编制《应县推进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规划(2022—2029年)》,义务教育发展将迈向更高水平。

高中教育形成普职协同发展态势。新时期高中阶段教育的发展目标是提高高中办学质量和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十八大以来,应县县委、县政府坚持实施“扶强龙头工程”,通过加强学校班子建设、改革招生办法,改善办学条件,补充师资队伍、设立高考贡献奖等,有效破解了普高优生外流,提高了整体办学水平。省级示范高中应县一中招生定向指标由2015年前的60%提高到70%,特别是2013—2018年应县县政府每年拿出120万元用于高考质量提升奖,2019—2022年落实了每年800多万元的公用经费,每年专设高考质量提升奖30万元。投资5150万元新建改建应县一中旧址1栋教学楼、2栋公寓楼。2020年实施总投资4.32亿元的应县一中标准化新校区建设工程,一期工程有12栋主体建筑和体育场看台等,建筑面积82961平方米,预计今年封冻前工程全部竣工。应县职业高中重点办好县职业技术学校,2013年应县获山西省职教中心达标县之后,大力加强县职业技术学校办学条件建设,投资2000万元新建的县职业技术学校实训大楼于2017年秋季投入使用,投资1800万元新建11个校内实训基地。学校积极争先进位,2018年学生资助工作经验在全省推广,并赢得全省中等职业学校资助工作经验交流现场会在我县召开,同年跨入全国国防教育示范校行列,2021年验收为第一批“山西省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同年11月列为全省50所高水平中职学校建设项目校之一,跨入全省中等职业学校第一方阵。

特殊教育走向同步发展轨道。2015年前,应县“三残”(视力、听力、智力)儿童少年(6-14周岁)除在普通中小学随班就读和少部分到市级特殊教育学校就读外,大部分残疾严重的孩子都没有上学的机会。2015年按照《山西省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开始筹建应县特殊教育学校,2016年建成、2017年秋季开学投入使用,2019年又新建学校食堂、补足功能教室。学校公用经费每年按每名在校残疾儿童少年6000元拨付。新建的特殊教育学校在校生由办学初的44人增加到现在的96人(含送教上门31人),加上在其他普通学校随班就读的学生,全县三残少年儿童入学率由2015年的80.1%提高到现在的91.2%,保障了残疾儿童平等接受义务教育。

家庭教育成为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家庭教育对孩子一生的成长非常重要。2017年应县教育局专门出台了《关于推进“家校共建共育”工作的实施意见》,之后中小学、幼儿园积极探索,完善了家长委员会制度,积极办好家长学校,广泛推行开放日制度、班级家长会,让家长进校园、进课堂、参与学校管理,开展亲子活动,重大节日、重要活动邀请家长观摩,班级家长QQ群、微信群、家教博客、QQ平台等家校沟通渠道广泛建立,增强了家校互动合作的力度,促进了现代学校制度建设。应县妇联每年开展家长培训、表彰奖励、树立先进家庭典型,推动家校共建共育不断深入。

民办教育步入规范发展之路。应县县政府2019年印发《应县开展民办教育体量过大问题整改的工作方案》,2020年贯彻党中央、省市党委政府《规范民办义务教育发展的意见》,制定了《应县规范民办义务教育发展三年行动计划》,一校一策科学研判,攻坚落实,积极做好沟通协调、风险化解工作,顺利推进缩轨和购买民办学位的方式,民办小学初中在校生占比由2020年的53.94%降到2022年秋季学期的5%以内,完成省市既定缩减目标任务。同时落实“公参民”治理措施,近两年将民办学校公助教师242人全部撤出。按规定民办义务教育学校均已完成更名工作。2021年秋季学期开始严格民办高中招生管理,2022年秋季取消了不达学历教育招生资质的应县第六综合高中的职业高中招生资格,使应县职业技术学校招生数由前几年的210多人,增加到2022年的590人,促进了公办职业教育发展。

教育现代化取得重大进展。2016年以来应县在实施义务教育“全面改薄”工程中,力抓教育信息化提档升级,将城乡规模学校前几年配备的“电子白板”班班通多媒体全部更新为“多功能一体机”,建设了计算机网络教室,为所有中小学教师配备电脑,为22所学校配备了录播教室,为9所学校配备教学资源平台,提升了学校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教师网络学校空间人人通水平。应县教育局引进大数据“学乐云”平台,开通了教师空间、学生空间、家校沟通空间等,促进了师生、家长共同学习、交流。2021年成为山西省实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项目6个项目县之一,试点校先行,整县推进。各学校充分利用“山西省教育资源公共平台”“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和“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建立起县级、学校教育资源库。倡导自主建立网络新媒体加强教育信息的交流和分享,建立起校长群、全民教育群、应县教研通道、学校教师群、班级家长群等,新的信息及时传递、新的成果及时交流,实现了教育信息共建共享。

追求教育对象高质量发展

教育质量的提升最终要落地在教育对象上。教育对象质量,就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使各学段所有学生都能得到全面、充分的发展。

从提升学前教育质量抓起。应县从2014年开始,聚焦贯彻《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着力纠正“小学化”倾向,采取递进延伸,持续科研引领,先后开展幼儿园学科领域活动、班级区角活动、户外区域活动、一日活动改革,十年共组织开展城乡观摩研讨活动90多次,加上县城幼儿园送教下乡,每年组织幼儿教师参加国培计划培训、骨干教师培训、转岗和顶岗置换培训、幼儿园园长培训;每年5月20日—6月20日,组织城乡幼儿园面向社会、面向家长开展多种形式的学前教育宣传月活动,让家长了解幼儿教育特点、参与幼儿园改革,增进家园共育合力,转变了教育观念,大大促进了幼儿身心健康发展,保教质量逐年提高。

狠抓普通中小学教学质量的提高。首先向课堂教学要质量,2013—2015年,全县上下抓课改,校校落实新课标,探索课堂教学新模式,教育局每年召开课改现场会,开展“优质课送教下乡”,促成高中“359新课堂”、初中“学案导学”、小学“问题导向”、乡镇中心校“2+2教研”等不少有效的“一校一品”教学教研模式,特别是2013年召开的全县课堂教学改革交流研讨会,推动力很大,应县教育局总结的县域整体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的经验在全省阳泉现场会上交流,并在《山西教育》刊载。由于教育成果突出,2015年应县教育局教研室被授予“山西省县级标准化教研室”。2017年应县教育局确立了“243”新课堂改革要求,连续两年在全县中小学开展了“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组织县城六所初中和三所高中的分管教学领导和骨干教师,对县一中的“359新课堂”教学进行了各学科观课议课活动。教育局倡导学校开放发展,走出去学习取经,应县一中、二中、三中、七中、八中、八小、四小、七小、金城中心校、下马峪中心校等学校组织教师分别到衡水、灵石、太谷、阳泉、太原、祁县、繁峙县、朔州等先进学校进行观摩学习,应县职技校组织教师到北京吉利大学、八维研修学院等考察学习,推动了全县教学改革。应县教育局以“学先进、找差距、补短板、提水平”为指导,举办了120余人参加的县城初中小学教学为主的巡回观摩活动,促进各学校提振了开创教育教学工作新局面的信心。2018年开展了中小学“公开课”选拔展示活动,验收展示课104人。2019年以来持续开展小学一年级“零起点”教学改革,2020年开展了微课制作大赛,推选上报省级14件优秀微课作品。同年取得山西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深度学习实践研究”课题研究成果12项;小学教师参加全省“基于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研究成果”评选,20位教师分获二等奖、三等奖。2022年组建应县教育改革发展研究中心,组织全县教师开展高校课堂教学大赛,培育名师、学科带头人取得显著成效。今年制定了《应县教育教学工作激励办法(试行)》,包括教学质量提升奖、教科研成果奖、名师工作室(名班主任工作室、思政教育工作室)奖、教科研课题结题成果奖、优质课精品课奖、教师业务技能竞赛成果奖、学生技能竞赛指导教师奖等,将充分激发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积极性。

职业教育育人模式不断改革。应县职业技术学校坚持“就与升学并重”的办学理念,采取“分类教学,分类培养”模式,积极探索内部提升、联合办学、校企合作之路,以教学为中心,以特色专业建设为龙头,以培养技能为重点,不断进行基层学科教学改革、加强专实训教学改革,提升了教学质量,高职对口升学录取率每年达90%以上,本科达线率和高考优生率连续几年名列朔州市同类学校前茅。

特殊教育融合教育呈现亮点。应县特殊教育学校针对一群特殊的孩子,分在校就读和送教上门开展教学,在校学生从义务教育一年级课程起步,突出音、体、美和康复训练专业课教学,突出学生基本生活能力、基本认知能力、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老师们针对性采取心理疏导式的情绪化教育,推动差异教学和个别化教学,使每个孩子都成长为特殊的“花朵”。对那些重度残疾、不能上学的孩子,学校教师分组包干送教上门,每月2次全覆盖,送教与送温暖结合,建立《送教(康)上门服务工作手册》,内容包括粗大动作、精细动作、语言与沟通、认知能力、社会交往、生活自理、情绪与行为7个方面344条评估记录,送教老师逐项打分,还有评估结果分析、送教内容和学期小结,使每个重度残疾学生都学有所得。

素质教育成为促进学生质量全面提高的重中之重。应县教育局加强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创新思政教育模式,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华魂”主题教育、中国梦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革命传统教育、法治教育、安全教育等,组织学校认真开展重大节日庆祝、纪念活动。每两年举办一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每届历时近两个月;召开中小学阳光体育现场推进会,体育课教学、大课间活动、课外体育活动质量提高,保障了在校一小时体育活动的开展,坚持抓好全体学生体育健康测试、中考体育全智能测试,高中学生军训、学校运动会;坚持抓好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特别是2021年秋季学期开始大力推动“双减”落实,“五项管理”减轻了学业负担,“5+2”课后服务推动了学校学生社团(兴趣组)活动广泛开展,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提升。2019年以来大力加强学校语言文字工作,扎实开展推普宣传、普通话培训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组织学校大力开展语言文字工作达标建设、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实施学前儿童普通话“童语同音”计划,开展中小学幼儿园语言文字在课堂教学中深度融合与应用督导评估,全县师生普通话应用水平和语言文字素养得到普遍提升。今年参加全国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有10个参赛项目获朔州市赛区等次奖,有4个参赛节目、作品获山西省赛区中小学组一等奖、二等奖。中小学生语言文字素养的有效开展带动了全县六大系统语言文字工作有效开展,2020年12月山西省政府督导评估应县语言文字工作,取得90.5的好成绩。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应县追求高质量的教育结出丰硕成果在朔州市每年初中、小学两个年级教学质量监测中,应县在朔州市中(含市直),四年级5个学科、八年级8个学科的平均分、合格率、优秀率每年都在朔州市前列,中考成绩也逐年提升,尤其是中考体育测试成绩,各科大面积提高率逐年攀升。职业高考对口升学率每年达90%以上,组织师生参加省市职业技能大赛,多人获得等次奖项。(康日恒)


[编辑:杨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