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众一心,何惧疫情?
六(13)班 周然
一面鲜红的旗帜,一顶简易的帐篷,几张简易的桌子,一袭白衣战袍,便是一座明亮的灯塔。为坚决完成全员核酸检测工作任务,医护人员坚守在疫情防控最前沿,细雨中等待着一位位前来做核酸的居民。
核酸采样组第一时间开始采样。现场秩序井然,采样高效便捷,工作人员一遍又一遍重复着手里的动作,熟练而有序,标准而干练;还为一些行动不便的高龄老人提供既贴心又温馨、既暖心又解忧的上门服务。此次核酸采样工作任务重,工作量大,采样组秉持”坚决完成任务,绝不漏一人一户”的工作思想,经过多个小时的连续奋战,共采样9021份。
“来,头往后仰,嘴张开,发‘啊~’的声音”“舌头下压,让我看到你的喉咙”“放轻松,很快就好了”......看似简单的话语,现场的每位核酸采集人员却需要重复上千次。为了方便给行动不便的老年人采集核酸,医护人员不停地蹲下、起身;为了让年纪小的孩童放下戒备心,医务人员一遍遍地安抚;为了避免交叉感染,每次采完医护人员都会说“口罩戴好,往前走。”
大家纷纷表示,核酸采样医护人员是坚毅勇敢的“白衣战士”,是当之无愧的“白衣天使”。在这次核酸检测工作中,核酸检测员不仅有“速度”,还有“温度”。没有人生来勇敢,而他们选择了逆风前行,在抗疫最前线坚定履职尽责,为全市疫情防控工作贡献人才力量、展现人才担当,令人十分敬佩。
从星斗满天到晨光熹微,抗疫人员坚守岗位。呼吸变成水雾模糊了他们的防护面罩,摘下手套的双手被汗水泡得发白、起皱......
在这轮核酸采样过程中,虽然没有轰轰烈烈的大事,却再次让我看到了简单而又平凡的爱。感谢医护人员不辞辛劳奔波,与大家携手同心、并肩战斗。
疫情防控,每个人都是重要一环。打赢这场战“疫”,靠的是大家团结一致、齐心协力,每个人都能守土有责,尽好公民责任,不给疫情继续蔓延的机会。每个人自觉配合落实各项防控措施,我们就一定能够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
教师点评:疫情中我们做了无数次核酸检测,同样一个动作重复了很多次,可我们却忽略了对于核酸检测人员来说他们每天将重复这样的动作成千上万次。小作者通过细腻的笔触,行云流水般写出了自己做核酸检测时周围所展现出来的大爱,在记叙中议论,在议论中抒情,抒发了特殊时期我们对抗疫英雄的赞美。
(指导教师:雒淑珍)
星辰大海 感恩有你
六(13)班 闫语硕
这世上从来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中国传统文化里,有一种称谓叫“国士”,用来形容那些德才兼备、以身许国的人。这次全民封控核酸检测中,我们庆幸,也自豪,国士仍在。
疾风知劲草,烈火炼真金。面对疫情的又一次严峻,我们不得不停课停学、居家隔离、全民核酸检测等一系列“抗疫”行动!
清晨,我早早地就起床了,窗外还下着蒙蒙细雨,放眼望去,楼下除了排队做核酸检测的人什么都没有了。这座城,格外的静,静得出奇,静得史无前例,仿佛一夜之间都静止了一样!唯独耀眼的就是那穿着防护服的白衣天使,他们在凌晨五六点钟就开始准备工作了。接到上级命令后,他们闻令而动、冲锋在前,夜以继日地奋战在核酸检测采集工作第一线,为人民群众牢牢筑起疫情防控的“钢铁长城”。面对极端繁重的核酸检测任务,医务人员们连续采样十四五个小时,他们当中,有的人嗓子哑得说不出话,有的人静脉曲张站不住脚,有的人重复操作引发肩周炎……但他们始终没有一句抱怨,以日采样超一千人次的超高效率,有力保障了核酸检测工作的顺利进行。他们用自己的平凡之躯,为打赢疫情防控的阻击战作出了巨大贡献。这些只是抗疫一线医务人员的一个缩影,他们用专业的技能、奉献的爱心,守护着大家的健康与生命。
“饮水思源”、“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些家喻户晓的古语时刻鞭策着我们学会感恩。感恩奋战一线的核酸检测人员,感恩你们为我们提供一个安全的大环境。这世界上,没有谁对谁是天经地义、理所应当的,唯一天经地义的事,就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心怀感恩,保持善良与纯洁的心地,保持热情与丰富情感,保持进取与激昂精神。
岁月流转,掠过漫天星斗。我们正在经历当下,那些在漫漫长夜里为我们披霜冒雪的守夜人。愿此次疫情的核酸检测人员们都能平安健康,有了你们。中国的未来将更加璀璨!
教师评语:感恩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有的,疫情当下,白衣天使最美。在文章里,小作者向我们深情表达了这一心声。同时,小作者用优美细腻的语言、真情的流露,表达了自己的感恩之情!相信爱之花盛开的地方,生命便能欣欣向荣!
(指导教师:雒淑珍)
美好生活——因为有你
五(3)班 贾子涵
朔州,这个桑干河畔的美丽、宜居城市,面对疫情第一次按下了“暂停键”,喧闹的马路、朗朗读书声的校园、繁华的商业街,一切喧闹的声音和烟火气都暂停了,空空荡荡的街道,少了往日的喧嚣,但却多了一些平时听不见的声音,花开声、春姑娘的脚步声、鸟儿的嬉笑声……
清晨,天空中飘落着淅淅沥沥的小雨,微风袭来,早春的寒意还是让人感觉瑟瑟发抖。我早早起床,楼下的“大白”们已经开始了紧锣密鼓的工作了,通过扩音喇叭提醒人们有序下楼进行核酸检测。
按照顺序,该我们下楼做核酸了,此刻,“大白”们火热的工作热情已经将早上的寒意驱散。雨也停了,太阳笑眯眯的,在天空中露出了圆圆的脑袋。我们跟着队伍有序前进,轮到我了,我都不知道面前的“大白”是男的,还是女的。“小朋友,把嘴张大,发a,不要怕!”多么温柔的声音,原来这是一位“大白”阿姨。下一个是我的弟弟,“大白”阿姨也看到了我的小弟弟,温柔地说:“小朋友,你几岁了?张大嘴,阿姨给你吃个糖。”我的弟弟才两岁,我很担心他会害怕地哭,可是没想到,他竟然没有哭,反而十分配合,是弟弟听话?还是他也感受到了阿姨是守护我们安全的卫士?我想应该是后者。
忙碌的“大白”们既要顶着中午炎炎的烈日,又要迎着清晨瑟瑟的寒风,无论寒冷还是炎热,她们无怨无悔,虽然穿着笨重的防护服,他们却身手敏捷。她们也有自己的家,也有自己的孩子,可是却选择了“舍小家,为大家”。她们用行动彰显了医护人员的品质,诠释了医护人员的职责。
桃花已在枝头绽放,春天暖风吹,燕子翩翩飞,隔离的是病毒,而不是爱。致敬“大白”,我们的城市暂停了,而你们却加速了。我坚信病毒一定会被消灭,美好的生活一定会来到——因为有你。
教师评语:你的文章像一条缓缓而流的小溪,清秀、流畅。文中不论是环境描写的铺垫还是语言、动作描写的刻画,都是为了体现白衣战士的高尚品质,可见你能将课本所学的写作方法灵活应用,老师为你点赞!愿你在写作路上继续采撷生活中的朵朵浪花,让自己的风格更趋完善!
(指导教师:李丽)
“疫”路有你 朔州平安
六(11)班 李锦鹏
2020年,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破了我们的正常生活。本以为它离我很遥远,但昨天发生的事彻底改变了我的看法。
前些日子,朔州应县突然发现两例新冠患者,一时间,疫情席卷了整个朔州。对此,市领导决定“全民核酸检测”演练。
我们小区被划分到宝源小区检测点。大清早楼下一阵广播声把我从睡梦中惊醒,只听广播里传来:“广大社区居民请赶快到宝源小区院内进行核酸检测。”我和爸妈当即收拾好东西,戴好口罩前往宝源小区,准备做核酸检测。
我们刚到那儿的时候人山人海,人们都拼命往前面挤,这时候忽然传来一个洪亮的声音:“大家不要挤,有秩序地进入,关且相互间隔1米左右。”只见一个穿着白色防护服的叔叔正站在高台喊道,我问爸爸那是个什么人?爸爸笑眯眯地回答道:“那是防疫工作人员,他们都是来自各行各业的,自愿来援助我们的。”我听了以后,顿时对那个叔叔心生敬意。
我们按照秩序进入,在采样等候区排起了长龙,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可前面的人还是那么多,我有点站不住了,可当我看到防疫工作人员穿梭在人群中耐心帮助老人扫码、填表的样子,立马觉得不累了。好不容易轮到了我们,飞快地做完回到了家,害怕疫情飞速传播。
中午,我下楼帮妈妈买东西时,看到那些防疫工作人员依然坚守岗位。透过叔叔那厚重的防护服可以看到他疲惫的双眼,这身衣服一穿就是整整的一天。夜晚透过窗户看他们辛勤工作的背影,眼眶不自觉地湿润了,正是你们的不离不弃,才有我们生活的平安。
“疫”路有你,朔州平安。致敬所有在抗“疫”前线的逆行者,是你们守护着我们的岁月静好!一颗红心似火焰,化作利剑斩冠疫!待到山花烂漫时,送走瘟神笑开颜。
教师评语:这篇文章语言通畅质朴,富有真情实感,字里行间洋溢着对抗疫工作者的敬意,读后能让人产生情感共鸣!
(指导教师:席艳萍)
向“大白”致敬
五(2)班 冀淳
一处处绚丽多彩的核检帐篷;一队队井然有序的居民群众;一位位全部武装的白衣天使。今天,我市全体市民做核酸检测。
清晨,一阵阵嘹亮的喇叭声划破了小区的宁静,我揉了揉惺忪的睡眼,侧耳细听,原来是小区的保安大叔循环地催促大家下楼做核酸,声音那么清脆悦耳。往常在早晨六点多这个时间小区里早已车辆开始涌动,可是今天所有的车都静静地在小区停放着。窗外滴滴答答的雨声,让人的心情有些压抑,有些喘不过气来。
一例来自我的家乡——应县的新冠肺炎确诊者,引发这波来势汹涌的疫情,一夜之间,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导致几例密接者呈阳性被隔离,那疯狂肆虐的毒魔围剿我们宁静和谐的家园。面对当前形势严峻的新冠肺炎疫情,朔州市的所有县区拉响疫情防控警报, 很多区域实行封村封城封区隔离。学校停学停课,娱乐场所停业关闭,众多行业紧急按下暂停键。就连街上的交通灯都一律变成红色。于是,一场没有硝烟的全员核酸检测的疫情筛查的阻击战拉开序幕。
宽大的广场,今天变成了核酸检测点。好多平日里普通的市民也纷纷申请加入志愿者,穿上了防护服转身成为“大白”,身披“战袍”,就是身披责任和使命。医护人员、志愿者们的身影早已在核酸检测的人群中穿梭着。有的负责维持秩序;有的负责喷洒消毒液;还有的帮助老年人员填写登记信息。居民们站立间隔一米以上的距离井然有序地排队。我踮起脚尖向前望去,一条长龙在缓缓向前移动着。帐篷外面,志愿者们在登记核酸检测个人信息,热情帮助市民解答提出的疑惑和问题,扯着撒哑的嗓子喊着让大家排好队,戴好口罩,保持1米安全距离。帐篷里,全副武装的天衣白使,她们身披铠甲,头戴护目镜,将自己包裹得严严实实。看不清她们秀美的脸庞,只看到她们弯腰蹲着给居民核酸采样、检测的忙碌身影。望着身后等待检测的长长的队伍,她们丝亳不能停歇,重复一个又一个娴熟规范的动作。忘却了凌晨出发时的冰冷,忘却了工作的身心疲惫,忘却了汗水浸透的全身……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经过漫长的等待,终于轮到我了,我按照医护阿姨的指令坐在她前面的小凳子上,心里好像揣了一只兔子,不停地乱撞乱蹦,不知道疼不疼?疼也没办法呀…… 看着医护阿姨戴着一次性手套,又抹了少许消毒液,熟练地取出一次性无菌棉签,把棉签伸进我的喉咙,拿棉签好像一枚“暗器”在袭击我。此时,有一种恶心要吐的感觉,在我快撑不住的时候,棉签终于从喉咙里拿出来,我如释负重地松了一口气,走出了核酸检测区。
午后,天气由小雨转为晴天。此时,阳光明媚,鸟语花香,正是踏春的好时节,而街上依然没有车水马龙,安静得出奇。此刻,无论在社区或在街道,都能看到一处处核酸检测的帐篷。
据统计,4月18日这一天我们所处的街道办共12万居民全员核酸检测顺利完成。让我们为核酸检测一线的所有工作人员致敬!他们虽然很普通,但他们在关键时刻无不彰显着中国的效率和中国速度,都是真英雄!
让我们共同努力,非必要不出门,齐心协力共同筑牢疫情防控安全防线。朔州“塔乡”抗疫必胜!加油!
教师评语: 小作者以此次全员做核酸检测为题材,在叙述的过程中融入了自己的感情,语言朴素、真实,有感染力。抒发了对抗疫一线的所有工作人员的赞美之情,并流露出心怀“塔乡”,共同抗疫的心声。
(指导教师:李超慧)
孩子们在属于他们的小天地里尽情地挥洒着笔墨,写下自己的篇章。这场文字的盛大聚会,记录着孩子们每一步成长的足迹,他们的童真在这里得以体现,他们的稚嫩心灵将在这里放飞。
走进儿童内心世界,找回当初那最简单而又最纯真的空灵表达;陪伴少年共同成长,让我们的内心散发出生命的芬芳!
(文:朔城区第四中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