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新闻网朔州讯(实习记者 李一凡 通讯员 朱红秀) 春回大地,万象更新。新学期伊始,朔城区第七中学教研室制定了详细的公开课听评活动计划,并创新使用以移动和教育录播系统实时转播的方式让老师们参与听评课。高端的现代化科技设备为老师们提供了更多的便利,也为教研活动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近日,该校各中层领导以及各年级语文教师齐聚该校四楼会议室,观看在253班进行的公开课实时录播。
该校教师卢香平执教的《说和做》记叙了闻一多先生的主要事迹。卢老师先带领学生细读课文、划分层次段落、概括“说”和“做”的具体表现,体会闻一多作为学者和民主战士的不同之处。由易到难,层层递进。随后又展示了相关视频片段,让学生更形象直观的了解闻一多的民族大义。接着,卢老师又引入作者并解读其富有诗意的语言。整个知识点授课过程有例证、有讲解、有深入,充分展现了一位资深教师的教学素养。最后卢老师联系生活实际,将闻一多的民族大义拓展延伸至抗疫英雄的无私大爱,并在《逆行者》的歌声中结束。课后,组织老师们进行评课。大家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教研气氛欢乐融洽。
语文学科组组长张琦点评道:“经典作品多与现实有着时空距离,受其时代局限性影响,学生未必能很好的感受其精神内涵。卢老师创造性地将当前的抗疫话题引入介绍,拉近了学生与经典的距离,体现了满满的设计感,也起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
八年级语文组李平老师总结这篇文章有“四精”:精选的典型事例、精炼的诗一般语言、精致的严谨结构、精当的抒情性议论。她评价卢老师将知识的层次性由浅入深地讲了出来,同时教态明朗、庄重又不失亲和力,具有融合性、引领性和启发性。教学过程中对学生朗读的指导别具匠心。在时间充足的情况下,若能利用朗读再深度挖掘教材内涵能够起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七年级语文组组长武丽芳称赞整堂课节奏紧凑、容量大,且有很强的目标导向性。同时以歌曲开头,以歌曲结尾,体现了一定的语文素养。
七年级语文组教师赵季感叹:能让学生理解语言“富有诗意”绝非易事。卢老师将现代文长句改编为诗句形式,巧妙且形象直观地让学生理解并感受富有诗意的语言,值得大家学习。
在观课中思考更好的教学,在议课中碰撞思维的火花。且行且思,不断学习,做好课堂教学中的每一个细微环节,是朔城区第七中学每一位老师孜孜不倦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