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在小学时期学习能力的培养,将影响他的终身。而一个人语文素养的培养,将对他的思辨能力 、人文修养以及人生格局产生重大的影响。我们在小学语文的学习过程中,有一个至关重要的模块,即阅读。 阅读是培养小学生思维能力,开发其智力的重要模块。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核心素养就是其思维能力的体现。本文就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方法和策略的研究浅谈一下。
第一、营造良好阅读环境,提升素养教学效率。
阅读氛围即阅读环境,良好的阅读环境可以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要想让小学生乐于阅读,就需要给他们创造一个舒适的阅读场所,小学生的阅读环境可以分为学校阅读环境和家庭阅读环境,不管是家庭还是学校都要转变观念,给孩子营造一个绝佳的阅读环境。
1、学校阅读氛围
学校创设良好的阅读氛围,可以使学生们时时刻刻明白提高能力的必要性,学校还要为提高阅读能力创造条件,建设相关阅读场所,例如开设校内图书馆、班内图书角、借阅室、定期举行读书活动等,拓展学生的阅读范围,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多样的阅读资源,从而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还可以创设阅读墙面环境,增加适合小学生的书籍资料,努力为学生创造有一个舒适的阅读环境。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集体阅读,阅读完之后,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和认识。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创设各种情景,用各种方法带动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例如《乌鸦喝水》这篇课文,可以让小学生动手试验一番,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氛围,又易于让学生明白课文所讲的道理。
2、家庭阅读氛围
家庭同样也要加强对孩子阅读能力的培养,创设良好的家庭阅读环境,家长要固定安排阅读时间,家长回到家要放下手中的手机,陪孩子一起阅读。培养孩子阅读能力最好的途径就是亲子共读,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父母应该多陪伴孩子,跟他们一起成长,这样才是聪明的父母。据统计,极少的家长能够每天坚持陪自己孩子一起阅读,及时他们的父母都是知识份子或家庭比较优越的,也没有做到,但通过对比,亲自共读时间长的孩子阅读能力往往比时间短的要高。家长不仅要陪孩子阅读,还要帮孩子选择适当的书目,为孩子创设一个愉悦的阅读环境。家庭阅读环境不单是陪孩子进行阅读,还要鼓励孩子表述出来,这样也可以锻炼他们的阅读能力。在表扬孩子的时候,一定要适当,要让他们产生阅读的动力,而不是自大。也可以采用游戏的方式,让阅读更加有趣,这样寓教于乐的形式,在增进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感情的同时也提高了阅读能力。
第二、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强化学生对阅读内容的深度理解。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学生只有融入相应的情感才能更好地体会阅读内容所传达出来的情感,对阅读内容有更深刻透彻的理解,保证学生课堂学习任务的高效完成。为此,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就需要根据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来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所流露出来的情感,获得更为丰富的阅读感悟,以此拓展学生在阅读。
第三、采用思维导图教学方式,提升学生的阅读素养。
1、什么是读书思维导图
读书思维导图指的是在读书过程中,通过发散性思维,将读书内容的主题按照相互隶属与层级图形展示,从而建立记忆链接。
2、怎么完成读书思维导图
整理读书思维导图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a、构建读书框架
读书时,首先阅读图书的目录,将各章的主题按照思维导图的基本结构进行归类整理,并以导图一级标题进行展示,主要的目标是将书籍中重要部分的框架反映在思维导图中。
b、引入读书论证
对于框架中的一级标题,通过将内容和论证放入到相应分支,完成整体框架搭建。
c、细化读书细节
框架已经有了,每个分支下也有了一定内容,但是每个独立分支下的逻辑性并不清楚,需要将书中原话转变成自己理解的话语,尽力简化。同时,将这些句子的逻辑关系理清,用分支的形式体现出来,这时就有了一个层次、逻辑清楚的思维导图了。
第四、积极探寻课内外阅读结合点,促使课内外阅读有效结合。
如若想让课内教学和课外教学积极的进行结合,就需要针对两者之间的结合点进行分析,从而在保证能够获得更好的阅读效果的同时,让课外阅读发挥开阔学生视野的作用。教师需要从语文教材出发,做好课前的准备工作,并且针对教学内容进行更加深入的分析,针对教学环节进行精心设计。例如在小学语文教材当中的《司马光》教学过程当中,就可以向学生推荐其他的历史名人故事,包括孔融让梨和负荆请罪等。教师需要建立起成体系的课外阅读教学系统,以课上的阅读为基础,选择与上课内容相关联的课外阅读拓展材料给学生阅读,可以选择是同一作者也可以是同一题材的作品。教师还需要保证学生能够有充足的时间来进行阅读,每一周可以安排一节课来专门作为阅读课,并且在每个月都进行好物推荐,让学生能够将课内外阅读有效地相结合,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
第五、多读,培养学生读与想的能力,多读必须做到读的遍数多,篇章多。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一些精要篇章,典范作品要尽量指导学生多读几遍,做到熟而成诵,此时作品中的语言才能真正化为读者的语言,才能吸收其中有用的东西。前人的经验告诉我们:读书既要精专又要博览。多读反靠课本上的篇目和课堂的时间是远远不够的,一定要扩大读书的范围,重视课外阅读,加强对课外阅读的指导。熟读成诵,也正强调了遍数多、篇数多,熟读一定程度后,才能达到由“量变”到“质变”,在多读中咀嚼感悟,潜移默化。
总之,基于核心素养下的阅读教学是小学教学的重中之重,是新形势下教育改革发展的大势所趋。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应该意识到阅读教学的重要意义,通过明确阅读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学会积累,在不断的实践与反思中总结出切实有效的方法,带动小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其能够积极参与到阅读学习中,从而使其语文素养得到切实的提升。(作者:张晓兰 白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