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11月底,省属企业资产总额3.54万亿元,同比增长3.8%;积极开展混合所有制改革,累计20家企业上市,包括A股18家,港股2家,涉及煤炭、电力、化工、天然气、制药等多个领域……12月10日上午,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我省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推进情况,并对2022年国企改革重点进行部署。本次发布会上,最为关注的煤炭保供、电力保供、燃气保供一系列硬举措,也让百姓吃了定心丸。
国有经济持续向好 国企发展质效全面提升
“今年以来,省属企业质量效益稳步提高,呈现稳中加固、稳中向好态势。国有经济持续向好,国企发展质效全面提升。”新闻发布会上,省国资委党委副书记、副主任马进在介绍我省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取得的主要成果时,公布了一组数据:截至11月底,省属企业资产总额3.54万亿元,同比增长3.8%。1—11月实现营业收入1.35万亿元,同比增长11.4%;实现利润总额460亿元,同比增长1.7倍;上交税费1084亿元,同比增长39.3%。国企改革红利逐步释放,高质量发展成效日趋明显。
在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中,我省国有经济布局结构持续优化,资源配置效能整体提升:强化战略引领,各省属企业编制了“十四五”规划和中长期发展目标,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新格局构建。强化科技创新,推动企业高校共建共管共享创新平台,已建立先进产业技术研究院24个,优化升级实验室建设,实现省属企业全覆盖。强化新兴产业布局,围绕“六新”和14个战略性新兴产业,省属企业开工建设一批新项目。
持续优化混合所有制股权结构。根据不同企业功能定位,分类确定国有资本控股下限,实现国有资本与社会资本的有效融合。持续扩大混合所有制改革成果。二级及以下子企业按照“三因三宜三不”原则,通过出资新设、增资扩股、股权转让和开展上市等方式引进非国有资本,积极开展混合所有制改革。截至目前,累计20家企业实现上市,包括A股18家,港股2家,涉及煤炭、电力、化工、天然气、制药等多个领域。今年前三季度,18家A股上市公司营业收入总额2024.1亿元,同比增长29.9%,占省属企业营业收入的18.5%。
积极开展“六定”改革,推动省属企业实现降本增效、减人增效、提质增效。积极落实任期制契约化管理,17户一级企业建立了对各级子企业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的制度,88.7%的省属企业及各级子企业已经按制度规定签订了有关合同和契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0个百分点。积极探索中长期激励,省属企业及各级子企业累计实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393人次,科技型企业股权或分红激励736人次,员工持股激励9751人次,实现业绩考核与激励水平“双对标”,激励与约束相统一。
2022年是收官之年 山西国企改革要这样做
我省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明确了2020年到2022年需要完成的重点改革任务,2022年是收官之年,接下来国企改革的工作重点是什么?
省国资委副主任侯国伟介绍,2022年我省国企改革将全面聚焦“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发力。
进一步完善企业治理,打造世界一流企业。准确把握全方位高质量发展的根本要求,指导推动企业对标行业先进水平,下大气力苦练内功、提质增效。推动内涵集约发展,着力提升投入产出水平和全员劳动生产率,全面迈过行业平均水平的“生存线”,力争达到先进水平“发展线”;做好管理精细化,压缩一般性管理费用和资本性支出,大力压降“两金”,采取多种形式整治“跑冒滴漏”;要做好管理数智化,探索推动省属企业资金、资产、采购等重大事项上系统、上平台,发挥好系统集聚集约集成作用。
加大科技创新,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统筹创新资源,发挥国有企业引领支撑作用,加大企业研发投入,积极承担国家和我省重大科技项目,加快攻克重要领域“卡脖子”技术。推动生产创新,加快推动5G、人工智能等创新技术与实体产业融合应用,加快“5G+智慧矿山”等能源、制造领域产业链数字化生态协同平台建设。推动应用创新,围绕产品的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开展技术创新,全面提升存量产品的科技含量,有效延展产品的生命周期。完善创新制度,落实“军令状”制度和“揭榜挂帅”机制,强化科技创新支持政策的供给,探索打造国资国企全周期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在科技创新引导方面,更多和民营企业进行优势互补,发挥好国有企业支撑作用。
强化国资监管,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聚焦重大风险关键环节重大领域,开展管资本穿透式监管,有力推动企业管理提升。
“加强管理是企业发展的永恒主题,推进管理体系管理能力现代化是应对新挑战新要求、提高企业发展质量效益的关键抓手。我省高度重视加强企业管理,特别是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明确提出‘在省属企业专业化重组的基础上,苦练内功、提质增效’,为深化企业改革指明了方向。”省国资委企业改革处处长白利锋表示,我省国企对标世界一流管理标准,一企一策制定对标提升实施方案和对标提升工作清单,集中力量推进管理体系和管理能力建设,补齐管理短板,提升管理水平。
煤炭保供、电力保供、燃气保供 确保人民群众安全温暖过冬
9月29日,我省与14个省份签订了煤炭保供合同,省属企业承担保供任务大头。到目前为止,省国资委和省属企业在能源保供方面都有哪些举措?
“这个问题可以说是大家都非常关注。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顶梁柱,是党和国家最可信赖的依靠力量。在人民群众最需要的关键时刻,国有企业必须勇担重任,切实履行政治责任、经济责任、社会责任,确保人民群众安全温暖过冬!”新闻发布会上,省国资委党委副书记、副主任马进在说到保供时表情坚定,语气铿锵。
“接到保供任务后,省国资委联合省国资运营公司紧急部署,省属煤电企业全部成立了由主要负责同志担任组长的能源保供工作领导组,组建了工作专班。在做好防汛救灾‘加试题’的同时,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第一时间组织因灾停产限产的煤矿恢复正常生产,全力以赴组织所属煤矿增产增供;面对煤炭市场价格持续增长、居高不下的情况,通过媒体主动发声,承诺保供稳价;主动了解客户需求、争取运力支持,增大产能释放,确保产洗运销有效衔接。”
“可以说是不讲条件、不计代价,全力保障煤炭资源持续稳定供应!”马进加重了语气。
截至目前,我省承担保供任务煤源保障共计5300万吨,分解后山西焦煤、晋能控股、华阳新材、潞安化工4户省属企业对接9个省市,共3100万吨。截至12月8日,省属企业煤源保供任务已完成2243.63万吨。
除此之外,省属企业所属电力企业和燃气企业也在电力保供、燃气供应上加紧发力。
在电力保供方面,晋能控股、国际能源两户省属企业控股管理的火电企业,严格执行国家能源局关于保供保电期间对控制机组非计划停运的工作要求,基本上实现了发电机组能开尽开。目前,煤炭库存处于合理水平,生产经营有序进行。
在燃气保供方面,省国资委和省国资运营公司两次召开华新燃气和晋能控股电力集团嘉节电厂供气专题协调会,推动华新燃气和晋能控股电力集团嘉节电厂于10月16日签订了4.6亿方的供气协议,为太原市冬季供暖提供了有力保障。
省国资委和省属煤电企业将把今冬明春保暖保供作为重要抓手,强化统筹协调、有序组织生产,发挥好主力军、“顶梁柱”作用,为经济社会平稳运行提供有力支撑。
山西晚报记者 程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