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新闻网朔州讯(记者 赵振华 通讯员 林渊长)朔州农商银行作为乡村振兴的主办行,通过实施“党委+支部+党员”绘就新网格、“机关+网点+客户”搭建新纽带、“队伍+产品+服务”展现新形象的“四轮驱动”战略,激活了乡村振兴的新动力,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贡献了坚实的金融力量。截至目前,朔州农商银行累计投放涉农贷款54.67亿元,惠及客户1.1万户。
“党委+支部+党员”绘就新网格
朔州农商行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通过“党委+支部+党员”的网格化管理模式,将金融服务精准送达乡村的每一个角落。党委领航,明确方向。朔州农商银行党委高度重视乡村振兴工作,将其纳入该行发展战略,制定详细的工作规划和实施方案,党委成员定期深入基层调研,了解乡村实际需求,指导基层网点开展金融服务。同时,加强与地方政府、农业农村部门的沟通协调,形成工作合力,共同推动乡村振兴各项政策措施的落地见效。支部带动,强化落实。各基层党支部积极响应党委号召,结合本地实际,创新开展金融服务,通过设立党员示范岗、党员责任区等形式,将金融服务与党建工作深度融合,确保各项政策措施在基层得到有效执行,支部书记带头深入田间地头,了解农户生产经营情况,提供个性化的金融解决方案。党员示范,服务群众。广大党员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主动下沉一线,为农户提供政策宣讲、金融咨询、信贷支持等全方位服务,以实际行动践行党的宗旨,赢得广大农户的信赖和支持,通过党员的示范带动,形成了“一人带一片、一片带全村”的良好局面。
“机关+网点+客户”搭建新纽带
朔州农商银行积极构建“机关+网点+客户”的全方位服务网络,更加紧密地联系客户,实现了金融服务的无缝对接和高效便捷。机关统筹,优化流程。机关部门作为朔州农商银行的指挥中枢,负责统筹协调各项金融服务工作,通过优化内部流程、提升工作效率,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能够迅速传达至基层网点,并得到有效执行。同时,机关部门还加强对基层网点的业务指导和培训,提升基层网点的服务能力和水平。网点延伸,贴近群众。朔州农商银行在乡村地区广泛设立基层网点,将金融服务延伸至农户家门口。通过优化网点布局、提升服务质量,打造了一批功能齐全、服务优质的乡村金融服务站,不仅提供传统的存取款、转账结算等服务,还积极推广电子银行、移动支付等新型金融服务方式,满足农户多样化的金融需求。客户互动,增进信任。朔州农商银行注重与客户的互动交流,通过定期举办金融知识讲座、开展信贷需求调研等活动,深入了解客户的金融需求和困难。同时,建立客户反馈机制,及时收集客户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服务方式和内容,通过与客户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增强客户对银行的信任感和忠诚度。
“队伍+产品+服务”展现新形象
朔州农商银行着力打造一支高素质的服务队伍,创新金融产品,优化服务流程,展现全新的百姓银行形象,不断提升金融服务的质量和效率。队伍建设,提升素质。该行高度重视人才队伍建设,通过加强培训、引进优秀人才等方式,不断提升员工的专业素养和服务能力。同时,建立健全激励机制,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产品创新,满足需求。针对乡村地区的特点和需求,朔州农商银行创新推出了一系列金融产品。如针对农户生产经营的“惠农贷”、针对农村小微企业的“微企贷”等,这些产品具有门槛低、手续简、利率优惠等特点,有效缓解了农户和小微企业的融资难题。同时,还积极推广电子银行、移动支付等新型金融工具,提升金融服务的便捷性和覆盖面。服务优化,提升体验。该行注重提升服务质量和效率,通过优化服务流程、完善服务设施等方式,不断提升客户的满意度和获得感。如推行“一站式”服务、开展预约服务、提供上门服务等,让农户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便捷高效的金融服务。同时,不断加强风险防控和合规管理,确保金融服务的安全性和稳健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