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349-2077222
广告电话:13103498383
邮箱:zbxcvv@ vip.163.com

朔州教育大家谈:教师队伍的建设与管理

黄河新闻网 > 朔州频道 >  教育

管理之于一所学校的发展至关重要,好的管理能确保学校作为一个整体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故不可不察也。而建设和管理好教师队伍是治理学校的关键一环。所以建设和管理教师队伍,就成为学校工作的首要重任,如何管理和建设好教师队伍呢?先理后管,重理轻管。管理的目的不是要把人管住,而是要把他们激活;不是对人进行限制,而是要让他们有序;不是把人变成被动执行的机器,而是要把他们发展成有智慧、有主观能动性的创造者。我从以下四方面谈起

一、以文化建设熏陶引领教师

管理好教师队伍,引导教师队伍不断成长,是学校管理工作追求的永恒。如何管理和引导?俗话说得好,一流的学校靠文化,二流的的学校靠制度,三流的学校靠校长,首先应用文化来引领教师的成长。通过教师队伍的建设,不断规范并提高学校内部管理,立足于现在,着眼于未来,着力打造一支高素质的、有着薪火相传、致力于精神价值追求的教师队伍。

1、提升办学思想和管理体系,构筑校园文化根基

校园文化是学校发展的命脉,校园文化是以学生为主体,以课外文化活动为主要内容,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它包括校园建筑设施、校园景观、绿化美化这种物化形态的内容,也包括学校的传统、校风、学风、人际关系、集体舆论等精神力量的内涵。校园文化是能够让学校保持永恒魅力的元素,能够唤醒学生的激情和成才欲望,能够唤起教师独立的人格追求和高尚的道德追求。在实践中我们认识到,只有拥有健康的校园文化,才可以提升管理水平,打造专业团队,促进师生的全面发展,提升学校办学思想和管理体系。

我们应该不断加大校园文化的建设力度,努力营造文化育人的理念,文化氛围得以彰显,做到让每一寸土地育人,每一面墙壁说话,让每一位师生得到全面的发展。

学校应该有属于自己的精神理念和办学理念,比如我校:让每一个人得到全面发展,这个办学理念彰显了我校文化精神的光芒,充分展示了我校师生的前进方向和精神风貌。学校不能只注重学生个体的发展,更有积极打造群体发展和师生双赢的教育发展格局,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生活,让教师与学生一同发展、共同进步,从职业型教师向专家型教师发展,从教育让学生进步向教育让团队成熟过渡。

2、全面落实文化育人理念,引领教师精神与行为的转变

学校师生有什么样的追求,就是要听学校领导、老师们经常挂在嘴边的是一些什么话,要有主流的声音来引导师生的言行。如 “十讲十戒”易学好记,朗朗上口,让教职工有了心中的规矩和方圆。像“十个不能”:即信念不能动摇,纪律不能践踏;正义不能丧失,责任不能懈怠;细节不能忽略,作风不能浮躁;监督不能拒绝,管理不能放任;质量不能放松,示范不能落空。“十个不能”内容丰富,警示性强,让人有思考的余地和回味的空间,激励老师成长。再比如:“积极的人像太阳,照在哪里哪里亮,消极的人像月亮,照在哪里哪里凉”、“认真做事,只能把事做对,用心做事才能把事做好”、“没有完美的个人,只有完美的团队,优秀的团队成就每一个人”、 “与人为善,福虽未至,祸已远离;与人为恶,祸虽未至,福已远离”。在如何正确处理好公与私、人与己的关系时,让教职工懂得:损人不利己的事坚决不能做,损人利己的事也不能做,不损人利己的事可以做,利人利己的事要多做。

3、围绕工作积极搭建培养平台,创建活动巩固学校办学成果

家校共育是我们长期坚持的良好育人模式。家长会是沟通家校的桥梁。每学期开学后的第一周,由政教处负责,开展不同的主题,有班主任组织家长在办公室沟通交流,有所有家长走进教室与学生一起共话心声,换得了家长、社会对老师的尊敬,对学校教育的理解和支持。

落实学校德育工作,充分体现“主题班会”在德育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政教处多形式开展“主题班会课”。每年春季学期组织全体班主任开展面向全校的主题班会展示课活动, 评选出优质课予以奖励,提高了非班主任教师开展班会课的实施水平,推动了班主任队伍后备力量建设,引导了青年班主任的专业化发展。 引领教师优化思路,创新管理,奋发进取,从管理理论到教育教学实践,点点滴滴,让教师内强素质,外树形象。

各班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在活动中启迪身心,在论坛中放飞理想,在管理中寻求创新,在效果中收获成就。从丰富多彩的活动入手,引领师生增知识,长才干,健身心,强素质。每年秋季学期举办的“体育、科技、文化艺术节”暨教职工运动会,让师生展示个人才华,提升形象素质,形成教育合力,彰显文化精神。

4、端正教师职业观,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幸福感

我们的教师队伍正不断老龄化、僵一化,对自己年复一年的工作感到枯燥、乏味,甚至应付工作。其实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的辛苦和艰难,得与失、利与弊,总是相辅相成的。关键是我们在追求职业幸福感之前,是否端正了自己的职业观,有没有看到教师工作的优越性,并能为当上教师而感到幸福着?教师注定一辈子平凡、平淡,默默无闻,为他人作嫁。但教师关注的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是青少年的心灵,是宇宙万物最神圣、最神秘、最具活力的对象。教师的劳动成就了学生,使自卑的心灵自信起来,使懦弱的体魄强健起来,使狭隘的心胸开阔起来,使迷茫的眼睛明亮起来,他让愚昧走向智慧。让弱小走向强大,培养青少年求真、向善、趋美的心灵,引导青少年的生命健康茁壮成长,就是教师的幸福。

二,以制度规范行为引领教师

制度引领成功与否,关键看制度是否科学、民主和落到实处,这就需要我们根据学校发展目标和教师发展目标,特别是教师的最近发展区来确定制度的导向,在学校内部广泛征求意见,通过具体的落实达到规范引领教师专业发展的目的。

1、建立科学的制度

紧紧围绕党的各项战略部署凝心聚力、建言献策,提供更多促改革、抓落实、解难题的思路和方法,必能使制定的规划和政策体系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推动各项决策部署落地生根、见之于成效。

2、建立民主的制度

要发挥制度的引领作用,重要的一点是制度一定要建立在广泛的民主基础之上,这样可以避免制度制定的随意性和盲目性:要重视个别教师的意见,做好他们的思想工作,要做好制度建设的“扫尾”工作,要时刻关注制度的滞后性,要建立一套完整的申述体系。

3、注重制度的落实

制度引领教师专业发展最关键的问题当然是落实,不然很容易就造成制度的“流产”,要避免一个制度的“流产”,首先要考虑制度的可操作性,其次是明确责任,提高执行力,再次是公开、公平、公正地执行制度。

制度的可操作性,制度建设最容易犯理想主义错误,经常出现大家一致说这个制度好,但就是难操作,这样的制度就没有存在的价值。所以,在制度建设中就要充分考虑制度的可操作性。

要明确实施的责任部门,提高执行力,任何制度在制定之初就必须明确实施的责任部门,要重点关注这些责任部门的执行情况和实施的真实效果,特别是对教师专业发展的效果,以便进一步修订和完善。

要保证实施过程的公开、公平、公正,这是一个制度能否起到它应有效果的关键,因为教师最看重的就是这些制度的实施过程是否公平、公正。领导层要以身作则,成为遵守这些制度的模范和表率,让这些制度在实施过程中公开、公示,让广大教师监督。还必须重视中层干部、党员同志遵守这些制度的情况,要让他们也成为遵守的模范,对于违反这些制度问题的处理上,一定要一视同仁,专人负责检查和督促。只有建立了这样的环境,制度才能真正起到引领教师专业发展的目的。总之,我们想从制度建设上引领教师的专业发展,就必须对教师的发展具有预见性,在制度建设中重视其科学性和民主性,狠抓制度的执行。这样才能达到学校和教师共同发展的目的。

三、以专业素养成长引领教师

学校教育以生为本,但能否实现以生为本的目标则完全取决于每一位老师的观念和行动,因此如何有效促进和提升每一位教师的专业素养,应是学校十分关注的议题。对教师专业发展有多种定义,有很多学者对“教师专业发展”的界定主要定位在教师教学的基本功方面,甚至于就是强调教师“三字一话”的训练,注重教师的教学基本素质并没有错,这些教学的基本素养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石。但在科技迅速发展、社会迅速变化的今天,仅仅练好类似“三字一话”的教学基本功是否能够说明教师在教育的领域已经做到“专业发展”了?我觉得应把教师的素养分为教育素养与教学素养两大方面,真正的教师专业发展不仅拘泥于教师的教学素养的提升,而更应趋向教师教育素养的提高。一个具备良好教育素养的老师才是一个真正专业发展了的得教师。教学素养作为专业发展的基础,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了可实施的基本保障,而教育素养则是教师专业与否的判断标准。那如何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呢?,需要从以下方面作出努力。

1、以制度保障教师专业发展

教师专业发展的保障制度,在制定的过程中就要充分发挥民主性,教师、学校领导、团队共同参与。这样的共同参与,会使教师在执行制度时心平气和,因为这是他们自己参与共同决定下的制度。同时,在制定教师专业发展的制度时,要充分关注制度本身的合理性和可行性,并将教师专业发展制度融入学校整体的文化建设制度中。在制度实施过程中,极力发挥其激励功能,实行科学管理及团队管理双管齐下。这样的制度才能够给教师专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2、以基本功带动教师专业发展

作为一名教师,娴熟的基本功是基础,“三字一话”仅仅是基本功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而备课、说课、做课、听课、评课,这些也同样属于教育过程中的基本功,一个连课都不能教好的老师,很难教育好学生。若想做到拥有丰厚的基本功,就要让课堂活起来。而作为学校的管理者,教师培训的实施者,要鼓励教师让其课堂活起来,要让教师本身参与的培训活起来。以多种元素加入培训,培训效果会更好。

3、以研究提升教师专业发展

教育的主流趋势不是培养教书匠,而是培养那些除了书教的好还能敏锐地发现教育中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进行系统的研究后提出解决问题的适宜办法的教育者。我们可以引领教师从自身教育困惑中发掘研究素材,涵盖教育教学领域,继而对教育做更深层次的探讨和理解。在小学的课堂教学研究中,多用观察法、数据统计法,能很明显的发现问题,并找到原因,然后在研究一步步深入的过程中,推断研究结论并设计改进方案。比如,课堂中教师对学生的关注程度研究,我们可以观察,班里有多少学生,在一节课里,教师一共请几位学生回答问题?每个孩子回答了几次?关注时,教师除了使用目光交汇的方法,有没有点头肯定,走到孩子身边轻触其肩膀示意其坐下?整个堂课,教师占用多长时间?孩子占用了多长时间?这些问题看似渺小,但是在教育研究中足以说明问题。一个专业发展的教师要具备一定的研究能力

4、以评价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反思与分析,建立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体制,使教师从多方面获得信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由此可见,新一轮的基础教育改革所倡导的教师评价是发展性评价。而发展性评价的目的正是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评价不再以把教师分成等级为目的,而是一种形成性的评价,这样的评价为教师提供教育教学信息反馈和咨询,帮助教师反思和总结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从而提高了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在评价过程中,注重个性化。教育活动的丰富多彩决定着教师类型的多样化,如果采用同一个标准去评价所有的教师,就会丧失教师独特的教育思想,因此,应给与教师动态的评价。在评价过程中需注意评价的主体多元化,综合全面信息。从多渠道对教师进行多角度立体式的评价,让教师对自己的专业成长有着深刻的了解。

5、以成果激励教师专业发展

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需要是:渴望被赏识。教师专业发展的培训必然会经历培训——实践——反馈——修订——发展这样不断循环的过程,作为学校的管理者,不妨将这个过程中的每一步用多媒体设备记录下来,并且,收集每一阶段对应的明确的思考及交流的任务。一个阶段过去后,将大家的文字材料分类整理汇总,然后将所有老师的课堂实况课例收集起来,便又可以作为下一次培训的引子和内容了。激励的作用伴随着强烈的内驱力一定会促使他们走的更稳更快。

一个经验丰富的教育引领者,应该帮助教师树立问题意识,找到影响自身发展的核心问题;树立研究意识,用科学的精神探索问题;树立方法意识,用科学的方法研究、分析问题;树立创新意识,鼓励教师的不同意见及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法,鼓励创新;树立合作意识,这是组织能否健康长效发展的根本,让老师们在合作的环境中彼此依靠的成长。一个优秀的教育管理者应该调动老师们的积极性,使其用眼睛去观察,观察自己的教学、身边的学生、课堂中真实存在的问题;用耳朵去聆听,聆听他人对自己的建议、学生对课程的评价;用双手去记录,记录每天每个孩子的每一点变化,以及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反思和成长;用头脑去辨别,事情发生的原因在于哪里?要不要武断的解决孩子的问题?用心灵去感悟,感悟教育的真谛;用行动去实践,让教育理想在实践的外衣中闪烁光芒。

四、以人文关怀成就引领教师

学校的管理,说白了就是对人的管理。制度不可缺,但取得“人心”进而达到“人和”则是成功的关键,管理上的万能钥匙是一个“情”字,“情”可以破解一切不和谐因素。教职工是活生生的人,人,不是机器,机器可以凭指令和设置的程序,点击按键就可以运转。而人不同,人是有情感的,情感的力量是无形的、巨大的,柔情虽然似水,却又坚不可摧。用情感维系起来的关系更能深入人心,用情感支撑的力量更是固若金汤,用情感俘获的人心,远比刀光剑影、强迫命令大得多。而人的情感要唤起和激活,则必须注重情感投入,这种投入不在于有可歌可泣之举,惊天动地之行,而在于一点一滴,一言一语,一举手一投足,一眼神一问候。只要是真情的关心、真切的关怀、真心的关爱,教师便能感受到学校的温暖,感受到领导对他的好。他们就会萌生“士为知己者死”的念头,就会产生“受人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的情怀,就会有“衣带渐宽终不悔”的任劳任怨。

领导除了要让教师享受到工作的成就感从而产生强烈的职业自豪感和幸福感外,更要让学校成为教师的心灵栖所,成为教师的精神家园。第一,应尽量成为老师的知心朋友。一个只讲工作原则而不讲个人情感的管理者是不可能有亲和力和凝聚力的。因此,我们要在工作之余经常同老师交流思想情感,倾听老师不同的心声,关心老师的家庭生活。第二,应尽力为老师办一些实事。尽量为教师在工作环境、生活状态、职务晋升、专业地位、福利待遇等方面争取合法权益,以自己的影响和身份,为优秀教师加入各类进步组织和社会团体及学术团体奔走呼号,为广大教师谋福利。总的来说,要让老师在学校工作得有尊严、有地位,生活得有目标、有希望。

师资队伍的建设是学校管理中的核心工程,是实施教育现代化工程中重要一环,是深化教育改革,推动素质教育的原动力,实践证明,教师队伍作为学校内部管理的主要对象。提高教师素质,培养教师能力,调动教师积极性、创造性,是增强学校发展活力,提高教育质量,推动教育事业发展的源泉。道虽远,行将必至,我们要充分认识教师劳动的价值,树立正确的教师观,研究对教师行为激励和管理的艺术,促进教师的职业成熟,建设一支富有现代气息、适应未来教育所需的新型教育队伍,是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之根本所在。

以上是我些不成熟的观点,如有不当之处,敬请领导们指点斧正,感谢不吝赐教。

(本文作者系朔城区第六小学校副校长 曹文丽)

[编辑:杨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