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新闻网讯(记者 周昱丽)近日,记者从山西省生态环境厅获悉,《美丽山西建设规划纲要》即将印发实施,今年山西将以示范创建为抓手,夯实美丽细胞工程,打造特色鲜明、形式多样的美丽样板,以五彩缤纷的众多“小美”铸就浑然一体的三晋“大美”。
近年来,山西省委、省政府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对加快建设美丽山西作出重要部署,精心谋划推进绿色发展。今年,山西将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和美丽山西建设为统领,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以精准、科学、依法治污为方针,以推动结构调整、布局优化为关键,统筹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坚定不移推进减排治污,加快现代环境治理体系建设,为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山西篇章开好局起好步提供有力保障。
据了解,2022年,山西生态环境系统围绕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制定出台《山西生态省建设规划纲要》,完成首批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创建遴选工作,将12个县区打造成实践案例和鲜活样本,在第六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评选中再创佳绩,“4+2”个县获得命名,入选数量位居全国第9,连续两年进入全国第一方阵,生态文明示范创建抓纲举目、系统牵引作用充分发挥。
此外,山西紧盯“蓝天常驻”目标,开展79次省级调度,深化区域联防联控、行业绩效分级差异管控举措,扎实开展夏季臭氧削峰专项行动、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城市“退后十”攻坚等工作,圆满完成冬奥会、冬残奥会空气质量保障任务,大气环境质量显著提升。六项污染物“四降两平”(PM2.5、SO2、CO、O3同比分别下降2.6%、20%、6.7%、1.8%,PM10、NO2同比持平),全部取得或保持历史最好水平;优良天数比例为74.5%,同比提高2.4个百分点,在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排名第二;全省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降至4.49,历史性摘掉长期以来全国倒数第一的帽子。
聚焦“碧水长清”任务,深入开展黄河生态保护治理攻坚,强化全省入河排污口排查溯源、分类整治、监督管理,系统构建“源、点、环、带、文、景”生态化治理路径,建成40座人工湿地,完成62项省级水污染防治重点工程、5个县级城市黑臭水体和54个农村黑臭水体治理、634个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和632个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水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全省地表水国考断面优良水体比例跃升至87.1%,基本接近全国平均水平(87.9%),同比提升14.8个百分点,改善幅度全国第一。全省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到18.7%,超过国家下达的年度目标3.7个百分点。
围绕“黄土复净”要求,持续推进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和建设用地准入管理,全省受污染耕地100%落实安全利用措施;重点企业土壤污染隐患整改率达到99%,推动658个地块全面落实土壤污染状况调查评估和风险管控措施,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有效保障。完成全省37个化工园区和19个垃圾填埋场、危废处置场地下水环境状况调查评估,新污染物治理稳步实施,医疗废物等危险废物处置短板基本补齐,黄河流域“清废行动”扎实开展,“无废城市”建设迈出坚实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