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349-2077222
广告电话:13103498383
邮箱:zbxcvv@ vip.163.com

2022年第三季度山西省“中国好人”候选人名单公示

黄河新闻网 > 朔州频道 >  三晋快闻

根据中央文明办关于做好2022年第三季度“中国好人”候选人推荐上报的通知要求,山西省文明办经过基层推荐、初审等环节,确定李江林等8人为2022年第三季度“中国好人”候选人,现予以公示。

公示时间为2022年8月11日—8月15日。公示期间如有意见,单位和个人均可来电向省文明办反映。

联系电话:0351-4045469

山西省文明办

2022年8月11日

2022年第三季度山西省“中国好人”候选人名单

李江林 太原市 敬业奉献 环卫干部情系民众 争当敬业奉献排头兵

罗春江 长治市 助人为乐 社区主任热衷公益事业 汇聚爱心力量筑起温暖防线

张建伟 晋中市 见义勇为 环卫工不顾安危多次救人传佳话

刘泽军 梁市 敬业奉献 “00后”消防员用宝贵生命诠释奉献精神

赵 腾 大同市 敬业奉献 公交驾驶员将十米车厢变成基层宣讲阵地

王雪梅 运城市 孝老爱亲 农村妇女四十年孝亲敬老 平凡中演绎人间大爱

成锡冉 晋城市 见义勇为 95后银行女职员深夜勇救受伤男子 不惧危难显担当

弓志青 忻州市 敬业奉献 乡村教师扎根山区 尽心竭力培养山里娃成才

2022年第三季度山西省“中国好人”候选人事迹

李江林,男,51岁,中共党员,山西省阳曲县公用事业中心副主任。他十年如一日情系环卫事业,奋战在环卫工作第一线,推进垃圾治理,推动“公厕革命”,深深诠释了新时代共产党员勇于担当、敢为人先的奉献精神。他以一颗对环卫事业无比热爱的心,为阳曲县城乡环境大变样做出了突出贡献。曾获“2021年山西好人”称号。

“PPP模式”,开启城乡生活垃圾治理“阳曲模式”

阳曲县农村生活垃圾得不到有效治理,瓶颈主要是垃圾收运体系不完善。他引进社会资本解决了农村生活垃圾治理项目资金短缺的问题。县里确定由公用事业中心牵头实施,于是他接过了作战命令,身先士卒,冲锋在前。从前期考察,到项目认证,再到项目实施运营,每推进一步,他都亲力亲为。他采取“一线工作法”“徒步工作法”,查问题、补短板、强弱项,将各项任务落地、落实、落细。通过政企合作、共建共管,既解决了县财政资金短缺难题,也为社会共同参与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探索了新的路径。

项目实施后阳曲县农村的生活垃圾将全部得到无害化处理,实现城乡环卫一体化,阳曲县的农村生活垃圾治理项目为山西省农村生活垃圾治理走出了一条创新之路,为此阳曲县还受到了国务院通报表彰。在山西省召开的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推进现场会上,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的“阳曲模式”得以进一步推广。一个过去想也不敢想的事,在他和同志们努力下,终于干成了。

小角落里的“公厕革命”, 让人眼前一亮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阳曲县城人口以每年近万人的速度递增,给公共厕所带来很大的压力,公厕改造势在必然。

老旧公厕进行标准化改造,看似容易,实则并不简单。建筑面积虽然只有十几平方米到几十平米,这么小体量的建筑中,给水、排水、供电、供暖却样样不能少。他带领技术人员从编制方案、规划选址、招标采购、施工建设、装修调试,所有工作紧锣密鼓、无缝衔接。只因心系民之所需、所盼,才得以排除万难成就“公厕革命”。

目前县城45座水冲式厕所全部高质量完成,全部达到“布局合理化、设施现代化、内外美观化、功能多样化、管理秩序化、清洁卫生标准化的“六化”水冲式公厕。现如今步行10分钟便可找到公厕,县城公厕从脏乱差一角变成了靓丽一景。

用自己的辛苦指数换来群众幸福指数

当人们在感受阳曲环卫的一连串变化时,难以想像李江林背后所付出不同寻常的辛勤汗水和无私奉献。他把对家庭的愧疚化为扎根阳曲环卫的决心和勇气,与许许多多的环卫人一起,把街道整洁当成民心工程来看待,把方便群众如厕当成暖心工程来建设。

风雨里、烈日下、霜雪中,他和他的同事们永远都是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李江林在自己的岗位上不懈的努力着、奉献着,每天谱写着美丽动人的华美篇章。

罗春江,男,1975年生,中共党员,现任长治市潞州区西街街道颐龙湾社区主任。自2015年7月牵头组织成立长治正能量公益协会以来,目前已发展分会(团队)100余个,投入公益事业500余万元,打造成为长治公益事业的一个响亮品牌,并被省委宣传部表彰为“2019最佳志愿服务组织”。个人先后获得山西省第八届道德模范提名奖,“山西省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

助人为乐 汇聚爱心力量

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怎样能带动身边的人一起做好事,成为罗春江在“四十不惑”时思考的问题。从小就乐于助人的他,已将帮助他人、快乐自己深深根植于心中,并在2015年结出硕果,长治正能量公益协会应运而生。目前协会已发展壮大到2000多人,志愿者达到5000多人,分会(团队)100余个,组织开展了“关爱儿童和孤寡老人”“暖冬行动”等爱心活动500余次,开展学雷锋服务1000余次,投入公益事业500余万元,带动了“正能量公益”精神在千家万户落户生根。

勇于担当 筑起温暖防线

自疫情发生以来,罗春江组织长治正能量公益协会志愿者奋战一线、冲锋在前,用爱心和担当筑起一道道疫情防控的温暖防线。在小区卡口登记核查、测量体温,为居家隔离人员采购生活物资,带头捐赠防疫物资,组织志愿者对小区和村清洁消杀,对奋战一线的医务工作者进行慰问,安排专人专车进行疫情防控宣传……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他的身影。在疫情防控中,他看到坚守一线的防控人员无暇按时吃午饭后,积极与长治市文明办联系,携手打造了“爱心午餐·温暖同行”抗疫志愿服务特别项目,由爱心餐厅专门制作“爱心午餐”,每天开出“抗疫爱心餐车”,为50个卡口送去午餐,让一线防控人员暖胃又暖心。就这样,他化身为宣传员、采购员、清洁员、配送员等,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谱写了一曲抗击疫情无私奉献的志愿者之歌。

真情传递 推广志愿品牌

情系群众,心系民生。作为社区工作者,他真情服务、一心为民,获得了群众的一致赞誉。作为正能量公益协会的带头人,他把自己的民生情怀同样融注到志愿服务中,先后走进沁县段柳乡、武乡县朱家凹村、屯留区东古村、襄垣县虒亭小学等地开展扶贫济困。每逢传统节日、中高考期间,他还将公益服务活动延伸到敬老院、福利院、学校等地,传递着真情与温暖。为了让更多的人加入志愿服务队伍,他努力推广“正能量公益”品牌,让“同在蓝天下,传递正能量”的志愿服务诺言成为光耀长治、享誉三晋志愿服务的一面旗帜。如今,在这面旗帜的感召下,正能量志愿服务品牌在全国已挂牌成立十多家,在山东、安徽、河北等地,正能量联络站如雨后春笋般相继成立,在去年的河南防汛救灾志愿服务中,通过正能量公益平台为灾区捐款捐物达500余万元。十多年以来,罗春江始终把助人、帮人化为自觉行动,成为新时代文明实践的忠诚践行者和传播者。正如他的名字一样,他让“春江水暖”的公益事业滋润了千家万户,让正能量的涓涓细流汇聚成推动社会和谐的磅礴力量。

张建伟,男,1969年9月出生,中共党员,山西省晋中市灵石县城市管理局环卫队管理员。他在暴雨中不顾个人安危,勇救因山体滑坡被困残疾独居老人;他在工作中路遇晕倒老人,及时施救,帮助病人脱离危险。2021获得“山西好人”称号。

暴雨中勇救独居老人

2020年8月17日晚11点,灵石城内电闪雷鸣、风雨交加,张建伟正在家中看电视,突然接到了一个电话,“南井沟二区开化寺附近,受暴雨影响,山体随时可能滑坡坍塌,居民李某孤身一人,肢体残疾、重度耳聋,恐有生命危险。”电话里城区领导语气急促地说。张建伟立刻从床上跃起,拿上手电和铁锹,开上自己的老旧五菱车,迅速赶往南井沟二区。由于暴雨路灯已被毁坏,现场一片漆黑,借着手电筒的微光,他看到山体已发生滑坡,下落的泥土堆了半个院子,将窑洞的门死死地抵住了,根本无法打开。此时,大雨倾盆,院内积水越来越深,而窑洞后山上的泥水也不停地下泄,拍打着泥洼墙的老窑洞,情况十分危急。仔细观察后,他发现窗户还露在外面,迅速用铁锹撬开窗框,跳进家里。好不容易将还在酣睡的李某摇醒,又在黑暗逼仄的环境中摸索到老人的轮椅,张建伟手脚麻利地将轮椅从窗子递给赶来的居委主任肖云,又将受困居民背起并扛到窗前,闻讯赶来的人们才七手八脚地将人抬出来。等把人安置妥当,已经是半夜12点了。次日早上,人们发现近三十米高的土崖山已完全坍塌,三间土窑洞被埋得不见踪影。

挺身而出送脑梗老人回家

2020年10月10日下午3时许,正在北城铁路西检查卫生的张建伟看到马路中间围着群人。他拨开人群,看到地上仰面躺着个老人,直挺挺的,脸上没有一丝血色。他二话不说,赶紧上前,将老者头部轻轻扶起,一边紧掐住人中,一边焦急地呼唤,慢慢地老人苏醒过来,但仍呼吸急促、满头大汗,情况不容乐观。张建伟怕地上凉,将自己的一只脚垫在他臀下,又贴心地替他擦汗,额头、脖子、手心,然后搓印堂、拍肘弯、捋手指,好一顿忙乱。“送……送我回家!”老人闭着眼睛,有气无力地说。众人这才七手八脚把老人放到张建伟背上,一步一步将人背回家中,安顿躺好,然后立刻通知其女儿,拨打120。在120未到之前,张建伟还打电话请就近的北城机关工作人员为其量血压。20分钟后老人的女儿急忙赶来,他这才知道老人有脑梗的毛病,应该是过马路扔垃圾时旧疾复发了。他女儿说,父亲遇到这种情况的确挺危险,一般外人都不敢去碰,她开玩笑地对张建伟说“别人都怕被讹,你为什么不怕?”张建伟也半开玩笑地答“讹就讹上了呗,无非是花几个钱,”转而他又郑重地说:“命比钱值钱”!

张建伟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危急关头迎难而上,他就如一盏明灯,点燃自己的善念火种,谱写了新时代见义勇为的英雄赞歌。

刘泽军,男,2002年4月生,山西方山人,2019年5月入职浙江省杭州市钱江消防救援站政府专职消防员。3年来,他兢兢业业,踏实肯干,甘于奉献,奋勇当先,先后参与处置各类灭火救援任务300余次,营救人民群众30余人。2022年6月10日,在一次火灾救援任务中,刘泽军因灾受伤,经抢救无效壮烈牺牲。曾获“杭州市消防救援队伍灭火救援二等奖”。

年纪最小的消防队员

2019年5月,刘泽军怀揣着梦想加入杭州市余杭区钱江消防救援站,成为一名政府专职消防员。刚入队的刘泽军雄心勃勃,一心想成为一名消防英雄。然而,由于身体素质一般,在单位组织的几次分岗体技能摸底考核中名列队内倒数。又因为他是全队年纪最小的,队站领导出于关心保护的角度让他担任了队里的给养员。

为了转岗,刘泽军努力训练,别人徒手他负重,别人一遍他三遍,经常利用中午和晚上的休息时间给自己加练。一年时间里,刘泽军成功减重30斤,终于在2020年10月全队组织的岗位练兵考核中,超过了队内平均成绩,从给养员正式成为了战斗员。

3年的消防救援生涯,300余次生死考验,护佑被困群众死里逃生——这是刘泽军步入消防救援队伍以来交出的答卷。

壮烈牺牲在救火一线

2022年6月9日的救援任务,成了刘泽军的最后一次战斗。当日10时,浙江省杭州市临平区东湖街道望梅路588号杭州湾建材装饰城18幢2楼发生火灾,多名群众被困。

接到救援命令后,刘泽军作为钱江站头车2号员随警出动,作为第一批救援力量到达火灾现场。当时现场浓烟滚滚,剧烈燃烧的聚氨酯保温材料产生了大量的氰化物、一氧化碳等有毒有害气体,对被困人员生命造成极大的威胁。到场后的刘泽军和队友迅速做好战斗准备,在攻坚组的水枪掩护下,进入内部搜救被困人员。刘泽军所在战斗小组一行4人通过中庭扶梯到达2层后发现现场通道空间狭小,浓烟很大,热辐射温度极高。刘泽军向指挥员提议让熟悉现场的人员指出方向后先撤离至安全区域,随后,他与队友一起寻找火点,打击火势。中庭区域火点较多,现场火势异常猛烈,火舌和高温烟气一次又一次地逼向水枪阵地。

由于战斗时间长,现场指挥员安排一线战斗员适时进行轮换。连续作战近一个半小时的刘泽军请求继续作战:“这里情况我熟,现在用人紧张,我还能坚持!”随后便更换了呼吸器,毅然返身冲进了火场。

12时许,刘泽军所在攻坚组与特勤一站毛景荣所在攻坚组在火场二层冰场北侧中庭水枪堵截阵地相遇。当时火势已被压制,搜救通道比较清楚。考虑第一轮搜救时该区域已发现过1名失联人员,以及初期火灾时西面多名群众跳楼自救,失联人员可能在通往西侧的通道区域,面对复杂的内部结构和燃烧产生的氰化物、一氧化碳等易燃易爆、有毒有害气体,为尽快找到失联人员,刘泽军与特勤一站毛景荣一同内攻搜救。搜救过程中,现场突发意外,刘泽军和毛景荣双双受伤,后被救出送医。6月10日,刘泽军、毛景荣两位同志经抢救无效壮烈牺牲。牺牲时,刘泽军刚过了20岁生日。

6月13日,根据浙江省人民政府决定,批准刘泽军同志为烈士。根据应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命令,给刘泽军同志追记个人一等功。6月14日,共青团吕梁市委决定,追授刘泽军同志“吕梁五四青年奖章”。6月10日,方山县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追授刘泽军同志“方山榜样”称号。

赵腾,男,1988年出生,中共党员,大同市公共交通有限责任公司驾驶员。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赵腾同志积极发挥共产党员模范带头作用,始终冲锋在一线,并志愿参加社区疫情防控。他将10米车厢作为宣讲阵地,通过每一天、每一趟的不断讲述,让党的治国理念、政策方针不断的深入到乘客心中,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讲安全比服务,雷锋精神刻心中

无论干什么,只要用心就能做到最好,赵腾常说:“公交是展现城市文明的窗口,作为一名公交驾驶员,一句微笑的问候,展现的是一座城市的精神面貌,我们要以整洁的环境迎接每一位乘客,以优质的服务迎接每一位朋友,以安全文明的行车呵护每一位市民。”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赵腾同志所在的38路线,是大同公交贯穿城市东西的枢纽线路之一,整条线路老年乘客占日客流量的近60%,这些乘客都是他“重点照顾”对象,2019年夏天在法华寺站有一名98岁的老人被家属送上了车并再三嘱咐曹夫楼社区下车,这位老人成了赵腾重点服务对象,他一路上小心翼翼将车开的非常平稳,到站后他一直问这位老人家住何处?得知老人的住处后,他搀扶老人来到路口,为老人拦下一辆出租车把地址告诉司机,千叮咛万嘱咐告诉出租车司机一定把老人安全送回家并为老人付了车费。事后老人的子女专程来38路线向赵腾师傅表示感谢。

战疫情敢担当,年轻党员冲在前

疫情就是命令,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他迎难而上,主动请战出车,每趟回来他都认真对车辆消毒从里到外、从上到下、不留死角,就是为给乘客营造了一个安全整洁的乘车环境。

赵腾同志积极发挥共产党员模范带头作用,利用休息时间志愿参加大同市北关街道苹果园社区防疫志愿服务工作,详细记录人员体温及进出情况,由于驾驶员工作原因,他的服务时间大多数是在晚上,刺骨的寒风冻的手指僵硬,但是进出的居民一句谢谢,一句辛苦了,却让他在这寒夜里无比温暖,他说:“一句谢谢是对我们志愿者最好的肯定”。

学以致用,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作为一名宣讲员,赵腾同志将党的创新理论与公交运营生产实践紧密结合,努力发挥理论宣讲员作用,让党的创新理论在公交车上绽放思想之光。他利用休息时间积极学习党的先进理论知识,不断自我完善,把学到的知识转化为自身的宣讲本领,通过认真备课、不断试讲,把10米车厢作为他的宣讲阵地,38路单趟运营里程32公里,运营时间近2小时,乘客中有老人、有学生、有青年、还有很多特殊人群,他会利用不同节点、不同时段积极向乘客宣讲,通过每一天、每一趟的不断讲述,让党的治国理念、政策方针不断的深入到乘客心中,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从赵腾的身上折射出,公交人勇于奋斗、无私奉献、爱岗敬业的团队精神,他们默默的奉献自己的青春,为大同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贡献公交人的力量!

王雪梅,女,60岁,绛县横水镇横南村人。她,一个平凡朴实的农村妇女,40年如一日含辛茹苦,为小叔子、小姑子成家,贴心服侍患重症的祖公、祖婆、用心照料“植物人”婆婆,还冲破阻力为孤独的公公找老伴……她用真心、真情、真爱维系幸福之家,于平凡中演绎人间大爱。2010年荣获“全国孝老敬老之星”,2020年荣获运城市“最美家庭”“道德模范”等荣誉称号。

柔弱臂膀撑起病弱之“家”

王雪梅出生在绛县安峪镇一个普通农家,曾是绛县粮食局面粉厂的一名正式职工。1982年与横南村的机关干部张俊翔结婚后,由于婆家祖公、祖婆年迈多病,公公、婆婆身体残疾,还有两个上学的小姑子,一个刚9岁的小叔子,丈夫又在县城上班,为更好照顾家庭,她毅然决然辞去“铁饭碗”工作,回到婆家横南村。

为改善家中情况,她卖掉自己结婚时新置的衣服、手表以及陪嫁的收音机,借钱在村里开了一个日杂小商店,挣钱贴补家用。除经营好自家的7亩责任田外,又在10多里外的郝庄乡大吕村承包了3亩土地,在种地间隙,王雪梅还到几十里外的东镇和礼元等集市上摆地摊、卖菜籽,就这样,用常人难以承受的艰辛,竭尽全力地支撑起了这个摇摇欲坠的大家庭。

贴心服侍重症家人

就在家庭情况稍有起色时,祖公被检查出患了肝癌,她与丈夫东挪西借,凑钱为祖父治病,在多家医院治疗无果后被迫出院。回来后,四处奔波,寻中医,求偏方,听说蝎子、土元可治此病,便上山下沟,扒柴翻土;听说杜冷丁可止痛,便千方百计寻购此药;输液、打针不方便,她就学打针,陪侍在祖公病床前,端水喂药,洗衣擦身……后期祖父病情加重,排便困难,她甚至每天亲自为祖公一点点导尿,悉心照料,一年后祖公安然离世。

祸不单行,祖婆煤气中毒,因当时条件有限,治疗效果并不理想,出院后,王雪梅亲身照料,每天为老人洗手、洗脸、喂饭、洗脚,照顾一应日常。老人大小便失禁,经常弄脏衣裤褥单,王雪梅也从不嫌脏怕臭,一遍遍为老人换洗。临终前,老人曾讲:“这辈子遇上这么好的孙媳,是我老太婆最大的福气!”

2006年4月,残疾的婆母又突患脑溢血,历经两个多月的竭力抢救,却落下了半身不遂。出院后,她亲力亲为,带婆母到十几里外的一家医院针灸,帮助婆母按摩复健,坚持了3个月,婆母的身体日渐康复。谁知好梦易醒,不久婆母又因脑血管畸形再次脑出血,二次手术后虽保住了性命,但却成了“植物人”。

王雪梅说:“纵然有百分之一的希望,也要做百分之百的努力。”婆母无意识,她就伏在婆母身边“妈,妈”一遍遍地深情呼唤;婆母不会吞咽食物,她便用胃管一点点地慢慢喂;怕婆母躺得久了患褥疮,便托人买来气垫床,每隔二三个小时为其翻一次身,接屎、倒尿、洗涮、刷牙、擦身,无微不至。

孝亲美德不断延续

过度的劳累和长期的营养不良,使王雪梅患上严重的贫血、低血糖和脑神经衰弱等疾病,面黄肌瘦,眼窝凹陷,她也毫不在意,仍在为家人着想。

她觉得婆母去世,公公孤独寂寞,于是,她冲破世俗阻力,不顾闲言碎语干扰,说服丈夫,为公公寻得“老来伴”。

公公去世后,继婆婆的生活起居,她一如继往悉心照料,始终陪伴在老人身边,照顾老人的衣食起居。这些琐碎小事,看起来平平常常,但坚持不易,她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孝”的真谛,孝老爱亲的点点滴滴令人钦佩。

成锡冉,女,汉族,1995年5月生,晋城农商银行营业部大堂经理。凌晨时分,成锡冉驾车回家途中,路中突然冲出一名浑身是血的男子拦车求救。她顾不上多想追杀男子的凶徒会给自己带来什么危险,迅速招呼男子上车。送医途中报警并帮忙联系男子家人。在医院看到男子脱离危险后她悄然离开。曾被评为第八届“晋城好人”、晋城市见义勇为先进分子。

路遇受伤男子求救 不惧危难义伸援手

2019年7月6日凌晨12点15分左右,成锡冉在驾车回家途中,经过晋城市颐翠路时,一名赤脚光膀、满身是血的男子,突然冲出马路。男子拦住她的车求助道:“能不能把我送到医院,有人拿刀追杀我”。面对突如其来的状况,她被吓住了!愣了几秒后,在看到男子满身带血的伤痕后,她又重新恢复了清醒,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就是救他,于是坚定地说了句:“快上车”!

在去医院的途中,她连忙联系警察和他的家人,还不停地安抚、稳定他的情绪,“你一定没事的,不用怕,我很快就送你到医院,不要慌。”好在抢救及时,受伤男子很快脱离了生命危险。成锡冉确认他无生命危险后,悬着的一颗心才平复下来。她忙前忙后,大家都以为她是伤者的家人,其实她只是一名好心人。

凡人彰显大爱 事后悄然离去  

等一切安排妥当后,她独自悄悄地离开了。原本晕血的她,强撑着身体,去便利店买了水、刷子、抹布,打开手机上的手电筒,开始清理车内的血,回到家时已是凌晨4点。

事后回想起整件事,她内心久久不能平静。她说:“直到过了两个月后,他找上了我,跟我说当时拦了很多辆车求助,都没有人帮助他。直到拦了我的车后,才让他上车,帮他报警并送到了医院,拯救了他的生命。听到他说这些后,我觉得自己做了一件非常对的事情,悬着的心也放了下来”。

男子和他父亲还专程来到成锡冉的单位,送上了锦旗表示感谢。她说:“帮助他人是一种快乐,也是一种责任,如果再遇到有人发生危险,我还是会选择义无反顾,毫不犹豫地去救人,用实际行动传递正能量”。

工作中的她,认真负责,热情耐心,对待客户就像对待自己的亲人;热爱公益的她,加入了志愿服务队,经常利用空余时间,积极参与帮扶助残、关爱青少年等志愿服务活动。

如今的她已升级为了一名母亲,对自己的见义勇为行动有了更深的理解,她说:“我能在危难面前挺身而出,是父母对我向善教育的一个缩影,同时也是社会多年来对我培养和教育的成果,我会将积极向上、向善的精神传给我的下一代,同时也希望我的孩子以后做一名善良、勇敢、正义的人”!

弓志青,男,51岁,中共党员,忻州市宁武县二马营完全小学校长。弓志青坚守偏僻山区教学一线工作34年,无论走到哪里都以校为家,待生如子,无微不至地关爱着山里娃的生活和学习。曾获“全国优秀教师”“省模范农村教师”“省五一劳动奖”等荣誉。

扎根山区从教奉献青春育人

弓志青高中毕业后选择了教师职业,初为人师,虽然地处穷乡僻壤,孤身一人任教,工资只有几十元,但他爱自己的工作如同爱自己的生命一样。他所任教过的都是宁武县条件最为艰苦的学校,但站在三尺讲台上,他不曾忘记自己的初心,始终勉励自己要用心的做好教育工作中的每一件小事,精心处理好班级和学校的每一个问题,用全部的爱呵护好每一颗幼小的心灵。他以学生作为最好的荣誉证书,以三尺讲台作为自己无尚的光荣,以扎根山区教育作为他最大的快乐。

克服困难教书倾注爱心感人

山区学校条件有限,生活艰苦,但孩子们极度渴望知识。弓志青把这些看在眼里想在心里,他想方设法拓宽他们的视野,使其努力增长知识。

琐碎繁多的班主任工作使他深深体会到:只有给学生的爱是发自内心的,才会让学生感受到爱,体会到被爱之乐,他们才会学着去爱别人。他喜欢优生,对于暂时的学困生更是倾注了满腔爱心。他深深地懂得:学困生的心是非常脆弱的。对他们,他努力做到多谈心、多帮助、多鼓励,对极其困难学生给予金钱和物质上的帮助。高小娇和高小乐姐妹俩父母离异,父亲好吃懒做,全靠亲朋接济生活。姐妹俩节假日回家由82岁奶奶照顾,吃不好穿不暖,有时回家奶奶不在弓志青就把两个孩子带回家吃住、换洗衣服。六年来姐妹俩的学习用具和学校费用弓志青都给主动承担。学校距离两个孩子的家有30多公里,星期天往返都是弓志青带着,两个孩子从没出过路费。后来两个孩子以优异的成绩上了初中。

潜心钻研提升创新方法发展

为使学生保持良好的习惯,弓志青常常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创新工作方法,严格地对学生进行常规训练,以多种方式激励学生,把素质教育要求下的学生管理和课改理念下的治学之道有机统一起来,为造就适应未来社会的新型人才打下了基础,做出了贡献。

教学中,弓志青潜心钻研教材,反复研讨新课标,大量订阅教学刊物,坚持业务自学,广泛汲取营养,及时进行反思,转变教育理念,积极组织和参加教研教改活动,在上级领导的亲切关怀和各位同事的热情配合下,他的教学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作为一名在农村学校的教师,责任在肩,弓志青不敢有丝毫懈怠,他深知后面的路还很长,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相信他将更加努力,从实际出发,创造性地开展学校的教育教学、教改科研工作,在教育这片田园里勤奋耕耘,积极探索,继续奉献他无悔的人生。

[编辑:杨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