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349-2077222
广告电话:13103498383
邮箱:zbxcvv@ vip.163.com

山西医科大学汾阳学院在朔州市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黄河新闻网 > 朔州频道 >  社会民生

黄河新闻网朔州讯(实习记者 李一凡)7月28日至31日,山西医科大学汾阳学院社会暑期实践朔州(平鲁)分队在指导老师杨镕华、张晓丽的带领下, 28名朔州籍青年学生组成的社会实践团队来到暑期实践最后一站——朔州市平鲁区黑家辛庄村,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本次“三下乡”活动中,队员们走出校园、深入基层、服务群众,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展现了山西医科大学汾阳学院青年应有的责任与担当。

开团仪式方向清,下乡规划路线擎


7月28日晚,团队在朔州市平鲁区黑家辛庄村村委会会议室举行了开团仪式。山西医科大学汾阳学院团委书记王健、团委干事张弼俊、带队指导老师杨镕华、张晓丽以及黑家辛庄村党支部书记杨玉海出席本次开团大会。会上,黑家辛庄村党支部书记杨玉海简单介绍了黑家辛庄村的地理位置、人文环境、政府帮扶等基本情况。山西医科大学汾阳学院团委书记王健鼓励大家多与村民深入交流,激励队员们做好志愿工作,坚持“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的宗旨,在实践中认识自己、培养品格、提高素质。队员们怀揣热爱家乡的赤子之心,踏志愿之行,立青春之志,开启了“山西医科大学汾阳学院‘三下乡’,情洒黑家辛庄村”为主题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暖心义诊便村民,全面宣讲强意识


黑家辛庄村距离平鲁县城较远,村民们就医不便,在实践过程中,每天早上,团队成员在村委会大院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为村民们免费进行测量血压、血糖的义诊服务,细致解答疑问,便于村民们更加清楚地知晓自己的身体状况。王健书记利用自己的中医专业,为村民们免费号脉问诊,针对不同病症和个体差异提出合理的诊疗建议和治疗方案,还为大家讲解常见病、多发病的预防知识和注意事项,村民们赞不绝口。

为传播科学文化知识,帮助村民涨知识、强观念、增意识,实践团向村民宣讲常见病、反邪教、禁毒防诈骗等相关知识并发放宣传单。大家用医学生的专业特长为村民提供专业服务,为村民讲解“三高”疾病的预防治疗原则,并提醒大家注意全面营养的摄入。宣讲组结合村里的政府帮扶情况,如深水井、柏油马路、光伏发电等,让村民了解到国家实施的乡村振兴战略是在为老百姓谋福祉。宣讲活动使村民对国家的帮扶政策有了具体的认识。村民纷纷表示,宣讲帮助大家了解了健康的生活方式,也提高了保护自己的意识。

情暖空巢家庭,关爱独居老人


在此次实践活动中,我们团队了解到黑家辛庄村全村常住人口仅26户,44口人,绝大多数都是上了年纪的老人。因此,团队决定分组入户。在与老人们的交谈中,询问他们的生活状况,及时了解空巢老人对居住环境、日常生活的需求,陪同老人聊天解闷,为老人们送去了关怀和温暖。同时,队员们积极主动地为老人们打扫卫生,分担家务,干农活,用实际行动践行了青年的使命和担当。此次活动不仅提高了青年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而且弘扬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进一步传承了尊老爱幼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寻访比对新旧村,同筑百年乡村梦

在与村民们的相处中,队员们逐渐了解到黑家辛庄村过去的艰辛岁月,守着一方山土,几代人为吃水发愁。终于,去年在乡村振兴驻村工作队和村委会的努力下,花费150万元为44口人打下540米的深井,解决了村民千百年来吃水难的问题,村民终于不再为吃水发愁。为进一步了解乡村振兴战略的落实情况,山西医科大学汾阳学院团委书记王健带领队员们参观正在修建的鸡场、羊场、驿站。走出新村口,是平整的柏油马路。新修的平坦公路旁,是杂草丛生的村子旧址,是嵌入山坳里的小窑洞,每一家都相隔甚远,离水源更是相隔三十多里,村民的生活实在艰辛。但近年来,在政府的帮扶下,农村面貌已经焕然一新,基本实现户户通水泥路、家家通深井水,农家院落整齐干净,房前屋后花草掩映、绿树成荫。优美的自然景观、宜居的生态环境、错落有致的民房、恬静的田园风光,处处呈现出美丽的乡村画卷,村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也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升。

老党员讲党课,薪火传承守初心

在走访农户过程中,队员们了解到黑家辛庄村原党支部书记杨德是一位有五十年党龄的老党员,于是,队员们邀请他讲述与党的故事。

杨德老人讲道,他的姥姥将唯一的儿子送到前线抗日,即便牺牲也不后悔;他的母亲是一名共产党地下工作者,为村里的抗日战争作出了贡献,但在36岁时,因为医疗技术落后难产离世;他的父亲也因病英年早逝。双亲相继离世,他也不过是13岁的懵懂少年,还有四个兄弟姐妹无人抚育,谈到这里,杨德老人激动地说“我们兄弟几人能活下来,都是因为党的救助,给我们兄妹五人吃穿住,从那时起,我就决定要永远听党话、跟党走”。杨德老人的儿子,也选择成为了一名共产党员,现任黑家辛庄村党支部书记,继续为这片土地作贡献。杨德老人告诉大家要永远跟着共产党走,好好学习,脚踏实地做事,勤勤恳恳做人,成长为对党和国家有用的人!淳朴的话,包含着七旬老人最深沉的爱与期望,队员们发自内心的起立鼓掌。

红色文化传承,不仅是一场历史经验的交接,更是要继承和弘扬老一辈坚定的理想信念和爱党爱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政治品德,形成“心中有阳光,脚下有力量”的青春正能量!

在实践活动中,队员们谆谆教诲,积极配合指导老师的安排,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中,在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中展现风采、奉献智慧,积极投身到基层群众的生活中,不负祖国、不负人民!

[编辑:冯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