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349-2077222
广告电话:13103498383
邮箱:zbxcvv@vip.163.com

把帮扶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 ——朔州市委组织部驻村帮扶工作队开展帮扶工作综述

黄河新闻网 > 朔州频道 >  朔州要闻

 “五一”假期,平鲁区人民医院住院部204病房里,胳膊和腿部骨折的李渊躺在床上,一个小伙子跑前跑后,“您今天午饭想吃啥,我给买去。”“您休息会,我去交警队问问情况。”病友们羡慕地说,“老李,你这儿子可养好了。天天过来,跑前跑后,喂水喂饭的,真叫人眼红啊!”这样的话说了几次,直到木讷少语的李渊憋红着脸开了口,“他不是我儿子。”病友们这才知道,这个天天过来照顾李渊的小伙子是市委组织部人才工作科科长、六百户村驻村第一书记兼驻村帮扶工作队队长林江。

 原来,李渊是平鲁区凤凰城镇六百户村的五保户。4月28日,他骑摩托车从井坪镇回六百户村的路上发生车祸。经诊断:左colles骨折、右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右髌骨粉碎性骨折、左足第2趾粉碎性骨折。得到消息后,林江第一时间赶到医院,询问病情,向镇、村干部和工作队队员及时通报情况。第二天,他又联系交警队、民政局、保险公司,了解交通事故处理进度、联系救助资金和赔偿款……在医院,他打水、买饭、喂饭、擦洗,甚至端屎端尿,病友们都说,“个人儿子也不一定能做到这个份上。”而林江却说,“驻村帮扶,不仅要驻到村,更要帮到心。”林江和市委组织部驻村帮扶工作队队员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自从驻村帮扶以来,工作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围绕“狠抓党建强根基,凝心聚力谋发展”工作思路,带领村“两委”班子成员和全体村民,优化种植结构,发展畜牧养殖,不断强化产业支撑,开展环境整治,走出了一条抓党建促脱贫、引领乡村振兴的路子。

 坚持党建引领,建强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

 车行驶至三叉路口,在一面鲜红的党旗指引下,来到了六百户村。路边,整齐地树着一排宣传栏,党的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乡村振兴战略、传统文化知识等内容一目了然。

 “帮钱帮物,不如帮助建个好支部”。农村是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主阵地,农村基层党组织是脱贫攻坚战的主力军、先锋队。基层党组织是脱贫攻坚的一线决策站和指挥部,直接影响着脱贫攻坚各项措施的实施是否通畅。

 工作队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把建强基层党组织作为推进脱贫攻坚的“先手棋”,及时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当前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把党群服务中心、党员微信群作为支部学习阵地,带领村“两委”班子严格执行“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等制度,采取支部带头学、全面系统学、及时跟进学、深入思考学、联系实际学等方式,持续推动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往实里走、往深里走,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学用结合、知行合一。

 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坚持将学习教育、调查研究、检视问题、整改落实一体推进、贯穿始终,召开集中学习研讨、找差距专题会、讲授专题党课,专题民主生活会,紧密结合村情实际,强化实干担当,推动主题教育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依托“学习强国”平台,强化党员日常学习管理,继续加强村干部素质能力培养,营造出“学理论、提素质、强政治”的浓厚学习氛围,进一步提升了村党支部的凝聚力和号召力,集中解决了一批与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切实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把基层党组织打造成推动脱贫攻坚的坚强后盾、富民强村的战斗堡垒。强化产业支撑,大力发展集体经济促增收

 六百户村位于平鲁区凤凰城镇西南,全村共有126户396人,其中,常住30户62人,建档立卡贫困户8户18人。全村现有耕地5020亩,种植面积3230亩,主要种植农作物有土豆、荞麦、莜麦、黄芥、大豆、胡麻等。土地贫瘠、广种薄收,多年来村民靠天吃饭。

 如今,村里有9家养殖大户,猪存栏量300头,牛56头,羊2400头,50只以上的养羊户6户。这一切,得益于党的好政策,离不开驻村帮扶工作队的辛勤努力。

 村西的20亩杏林里,成群的芦花鸡或悠闲散步、或低头觅食。林江从鸡舍里取出一个温热的绿壳鸡蛋,“现在人都讲究营养健康,这是地道的散养鸡,纯正的土鸡蛋,也是贫困户增收的好帮手。”

 这425只鸡是工作队今年4月11日刚买回的蛋鸡,每天可产鸡蛋约100个,约收入150元,经工作队协调,由山西帅林绿色农牧发展有限公司包销,收益全部记入村集体账户。不到一个月时间,鸡蛋已经收入3000多元。

 群众富不富,要看集体有没有收入。集体经济发展是脱贫攻坚村摘帽的一项硬指标,更是群众增收致富、巩固脱贫成果的重要保障。如何壮大村集体经济,助力群众增收致富,工作队进行了反复研究和探索,确定了“利用废弃场地,整合流转闲置土地,依托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和第三方企业,建立牛羊养殖场,稳步壮大村集体经济规模,提高村民收入”的思路。

 在工作队的联系沟通协调下,如今,该村的共享数字牧场建设项目即将开工建设。项目总占地25亩,其中,标准化羊舍8000平方米,生活用房建筑面积1500平方米,隔离区建筑面积500平方米,硬化面积5000平方米,绿地面积1500平方米,肉羊饲养量5000只,年出栏肉羊7000至8000只。“牧场建成后,村集体经济收入将大幅增长,还可以解决村民就业,进一步巩固提升了脱贫攻坚成果。”

 “这片地有500亩,是沙质坡地,一直闲置着怪可惜,今年计划种点板兰根,板兰根耐旱耐寒,又是中药材,还能给村民增加点收入。”在杏林南边的一片空地上,林江向记者讲述着今年的工作计划,信心满满。

 办好为民实事,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感

 来到六百户村的人,都会被道路两侧的太阳能路灯吸引。在这么偏僻的地方,这些造型大方的路灯实在是一道难得的风景线。

 “这是林书记来村帮扶后,为大伙办的第一件好事。”村民刘宪清指着路灯对记者说。驻村第一天,林江了解到村里常住人口多数为留守老人,9盏路灯有5盏损坏,村民夜间出行极其不便。于是,四处奔波,多方沟通,为村里新修建了15盏路灯,让村庄的夜晚亮了起来。

 在村民张崇家院内的南房,记者看到堆放着乌黑油亮的清洁煤,71岁的张崇说:“这炭也是工作队给的,冬天不用花钱买了。”六百户村属于平鲁北山区,数九寒天时,最低温度达到零下二十六摄氏度。往年,村民们一入冬便四处拣树枝,烧干柴干草。林江与工作队队员们为了让村民过上“暖冬”,联系了平鲁区一家煤炭企业协调回60吨清洁煤,每户分得2吨。张崇说:“我现在还有一吨多没烧完呢!”

 “那是安装的移动基站。”村民王桂兰指着远处的移动基站告诉记者。六百户村地处深山,手机信号一直较弱,接打电话不便,给村民生活造成极大困扰。2019年12月,林江与市工信局、移动公司积极沟通、协调解决,实现了六百户村移动信号全覆盖。林江告诉记者,目前他正与移动公司协调,解决网络电视收视问题,村民不久将看上网络电视。

 一砖一石皆用心,一草一木总关情。工作队先后给村里破旧的屋顶加盖了彩钢板、在道路两侧种了树、让“仁义礼智信”上了文化墙……村中央,一座小桥横架在沟壑间。小桥东边,涂了颜色的废弃轮胎和手工切割的石桌,围成一片小小的休闲区;小桥西边,有一处初具雏形的小游园,曲折的走廊、圆形的花圃、青石板铺就的小路。如今的六百户村,巷道干净、墙壁整洁、绿树掩映、村风文明,在建设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塞上绿洲、美丽朔州进程中奋力前行。 (记者 董娟)

[编辑:徐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