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朔城区滋润乡党委坚持党建引领培育发展乡村人才,聚焦学习型、专业型、实用型人才培育标准,多措并举推动村级人才队伍建设,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源头活水。
强化党建引领,把好人才培育“方向盘”。滋润乡党委将人才工作作为全乡重点任务加以推动,建立“一把手”抓人才工作第一责任人机制,构建“书记挂帅、班子协同、上下联动”的人才工作格局,定期研究部署人才工作,认真编制阶段性任务清单和发展规划,稳步扎实推进各项人才政策措施落实落细,全面夯实人才培育和发展基石。通过组织中心组学习、集中学习与个人自学相结合的方式,组织引领乡村两级领导干部、党员骨干深入学习领会党中央和省市区人才工作政策精神,全面把好人才工作准确方向。利用微信公众号刊载供人们阅读学习,不断营造尊才重才浓厚氛围。滋润乡党委通过设立人才工作联络站,为人才提供政策导航、项目牵线等一站式服务,让人才安心扎根乡村舞台。
坚持选优选强,充实乡村人才“储备库”。滋润乡始终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标准,注重从到村工作大学生、选调生、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返乡创业人士、本村致富能手中,挑选政治素养高、党性原则强、热爱乡村建设事业的优秀青年纳入人才培育发展对象。坚持个人自荐、群众推荐、组织考察三环相扣,在全面掌握选拔对象的思想素质、工作作风和群众口碑的基础上培育选拔。今年共收到个人自荐材料66份,群众推荐924人。经过多轮甄别,确定809名后备干部初步人选。同时,将各类能人按照管理型、技术型、带富型、资源型等类别建立后备人才库,其中35周岁及以下人数占比达58.8%,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人数占比31.5%,人才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一批学历高、年轻化的乡村振兴人才进入储备库。
加强锻炼激励,激发引领发展“新动能”。在开展实岗锻炼中,安排村级人才参与到乡村党建、基层治理、环境整治、农业生产、社会民生等乡村工作中,列席村“两委”会议,参加集中学习,开展研讨交流,逐步引领他们加强实岗历练、积累基层经验、提升工作能力。先后组织88名“田秀才”组建农技服务队,深入田间地头为农户提供技术指导,解决实际问题44个。安排90名协调能手参与矛盾调解、信访接访,成功化解邻里纠纷23起。建立激励推动机制,对表现突出的在评先选优、发展党员等方面予以优先考虑,并在村“两委”班子成员出现空缺时优先推荐选用。今年,已有22名人员在评先选优中获得表彰,30人被列为入党积极分子,有效激发了后备力量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截至目前,滋润乡后备人才库中初步确定为村党组织书记后备人选67名,村“两委”干部后备人选190名,乡村人才队伍建设初见成效,人才赋能乡村振兴潜力不断凸显。(记者 武跃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