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新闻网朔州讯(记者 石洪杰 通讯员 王晓丽)近日,山西省农业农村厅会同山西省教育厅、山西省工信厅、山西省人社厅、山西省住建厅、山西省文旅厅、山西省妇女联合会联合发布通知,认定148人为第二批省级乡村工匠名师,来自怀仁市的刻瓷艺术非遗传承人麻渊入选其中。
刻瓷之美:刀笔间的千年风韵
走进麻渊刻瓷艺术工作室,瓷盘上的山水、动物、人物等题材作品栩栩如生,既有传统水墨的飘逸,又兼具金石篆刻的刚劲。刻瓷艺术始于清代宫廷,需以特制工具在瓷器表面镌刻纹样,再赋墨彩,兼具艺术性与实用性。麻渊介绍:“传统非遗要符合现代人审美,要贴合老百姓的生活。所以我们开发了茶具、文具等文创产品,让非遗走进生活,也通过文旅融合为乡村振兴注入活力。”
非遗传承:从师徒授受到校园课堂
麻渊作为中国陶瓷工业协会会员、山西省工艺美术协会理事、山西省工艺美术大师、山西省陶瓷艺术大师,多年来十分注重对传统陶瓷艺术的传承工作,独特的艺术造诣与对陶瓷艺术的赤诚之心声名远扬,吸引着众多年轻人慕名而来,求学若渴。
他的徒弟王生君告诉记者:“麻老师的作品让我感受到传统工艺的深邃魅力。我很荣幸能拜他为师,他从敲击的力度到刀法的排列,毫无保留地指导我。未来,我想通过自己双手把喜爱的艺术传承下去,让更多人爱上刻瓷、喜欢非遗文化。”
在朔州陶瓷职业技术学院设立了麻渊刻瓷艺术工作室,他通过在学生中系统传授刻瓷技艺和理论知识,致力于将刻瓷技艺传承下去、振兴传统手工艺、弘扬优秀民族文化遗产。麻渊表示:“传承传统技艺最好的地方就是校园,我希望年轻人不仅能学会技法,更能理解背后的文化内涵。只有活态传承,传统文化才能生生不息。”
政策助力:工匠名师点亮乡村未来
山西省近年实施“双百双千”乡村工匠培育工程,通过认定名师、推动产教融合,为传统技艺传承开辟新路径。麻渊表示:“政策支持让非遗传承有了更广的平台。我会继续探索刻瓷与现代审美的结合,让这门古老艺术在新时代绽放光彩。”
麻渊的刻瓷艺术,既是一场刀与瓷的精妙对话,更是传统技艺与当代需求深度融合的生动实践。在政策春风的吹拂与匠人匠心的坚守下,非遗技艺正以创新的姿态积极融入乡村振兴的时代浪潮,不仅让古老技艺焕发新生,更成为推动地方经济发展、书写文化自信新篇章的重要力量。麻渊满怀热忱地说:“作为一名乡村工匠,今后我将继续深耕传统陶瓷文化,利用自己掌握的传统技艺,和当地的陶瓷企业合作,开发一些具有地域特色的新产品,为当地陶瓷产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