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349-2077222
广告电话:13103498383
邮箱:zbxcvv@ vip.163.com

朔州: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黄河新闻网 > 朔州频道 >  综合新闻

推动高质量发展既是一场“加速跑”,也是一场“耐力赛”。朔州市按照中央、山西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决策部署,锐意进取、担当作为,加快构建符合当地实际、切合时代脉搏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奋力谱写朔州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蓄势赋能,发展新成效振奋人心

“朔州市按照党中央、山西省委部署要求,大力弘扬右玉精神和改革开放精神,坚持绿色低碳方向,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厚植高质量发展优势,新的动能加速成长,转型发展势头强劲,正朝着建设现代化塞上绿都的目标稳步前进。”3月20日,朔州市委书记姜四清在与日本念持株式会社、湖北正和资产主要负责人举行工作会谈时,从容自信地介绍说。

这份从容与自信,来自于对当前经济形势的正确判断。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综合起来看,我国发展面临的有利条件强于不利因素,经济回升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要增强信心和底气。这一科学判断,为我们注入了强大的信心和力量。从朔州市来看,推动高质量发展面临很多宝贵机遇和有利条件,2023年,朔州市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整体性推进,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机遇与挑战并存,必须只争朝夕,2024年,朔州市将进一步增强信心和底气,以非常之力、恒久之功,抢抓机遇、迎难而上,以新气象新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

这份从容与自信,更来自于朔州市高质量发展所取得的新成效。2023年,朔州市制造业增加值增速52.1%,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经费支出增速54.5%,均排名山西省第一;制造业投资增长16.9%,第三产业投资增长10.1%,基础设施投资增长7.5%,均居山西省第一;朔州市粮食播种面积413.94万亩,总产量25.79亿斤,单产623.04斤,均创历史新高,人均粮食占有量790多斤,位居山西省第一,草牧业6项指标连续多年保持山西省第一,第一产业增加值持续保持山西省第一……这份成绩单,数据不同、角度各异,但指向十分明确:朔州高质量发展含金量更高、驱动力更强、获得感更足。

这份从容与自信,还来自于政策取向中蕴含的新机遇。中央、山西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均释放出强烈的政策信号,包括政府投资、产业和企业发展、扩大内需等方面。朔州市观世情、察国情、望省情、看市情,找准坐标、超前谋划、创新实干,在闯关夺隘中前进跃升、在激烈竞争中实现突围,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能。今年,朔州市将建成13座智能化煤矿,年产120万吨及以上煤矿实现智能化全覆盖;朔州市电力装机容量突破2000万千瓦,其中新能源装机825万千瓦;新建5G基站330座;朔州市政务信息系统上云率达到100%;打造“5G+行业”应用生态……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朔州市根据本地的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和科研条件等,突出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这个重点,以科技创新为引领,统筹推进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壮大、未来产业培育,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以新气象、新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

这份从容与自信,也感染和吸引了更多企业来朔发展。在2月23日朔州市与山西省同步举行的开发区2024年第一次“三个一批”活动上,朔州市集中签约项目17个,总投资38.42亿元。日本念持株式会社社长尤会超、湖北正和资产总经理廖世斌等企业负责人纷纷表示,对在朔发展充满信心,将全面融入朔州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加快项目落地,推动双方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更广领域合作。

抢抓机遇,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

“要坚持把高质量发展要求贯穿新型工业化全过程,积极推进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以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为方向,以产业链、专业镇、开发区为有效抓手,统筹推进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壮大、未来产业培育,前瞻布局新质生产力,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朔州实践提供坚实支撑。”3月19日,朔州市委副书记、市长吴秀玲主持召开市长办公会议时如是强调。

推进新型工业化,布局新质生产力,项目建设是关键,培育产业是重点。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朔州市全面发力产业项目,铺排实施项目1193个,年度计划投资837.48亿元,是2023年朔州市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2倍以上;其中产业项目519个,年度计划投资473.37亿元。朔州市以重点产业链、专业镇、开发区为抓手,梯度培育“链主+链核+专精特新”企业,加快重点产业补链延链升链建链,发展壮大低碳硅芯、新材料、高端陶瓷等产业,形成集链成群、聚群成势规模效应。特别是全力打造低碳硅芯全产业链,推进三一集团单晶硅拉晶、硅片、光伏电池、光伏组件、支架等项目建设,加快10GW垂直一体化光伏全产业链项目建设。

朔州市把加快培育支撑转型的支柱产业作为重中之重,高起点谋划实施绿色低碳重大转型项目,引入世界500强、国际装备制造业龙头企业三一集团。目前,三一硅能5GW单晶硅等21个产业链重点项目建成投产。同时,中煤平朔煤基烯烃一体化、宝武朔州绿色低碳铬基合金等项目加快推进,与三一集团光伏全产业链项目共同撑起朔州转型发展的脊梁,蹚出了资源型经济转型的朔州路径。

以创新为驱动、以项目为载体,朔州市聚焦产业创新转型升级,扎实开展质量效益提升、技术改造升级、科技创新等工作,加大培育壮大新兴产业,超前布局建设未来产业,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全力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动能。

新材料产业体系完善,目前已形成以碳基新材料、固废资源综合利用材料、钙材料等为特色,辐射带动发展金属材料、复合材料、节能建材、电池材料等前沿材料的产业体系。

先进装备产业优势明显,朔州市现有规模以上机械及装备制造企业38户,建有省级企业技术中心2户、市级企业技术中心9户。经过多年发展,产品涵盖煤机装备、智能装备、新能源车辆等多个领域。

陶瓷产业由规模化向集群化、高端化转变,朔州市规上陶瓷企业达到55户,形成日用陶瓷38.5亿件、建筑陶瓷7200万平方米的生产能力。

现代医药产业加快发展,朔州市医药产业现已发展成为涵盖中成药、化学药、原料药、生物制药、抗生素、非PVC软袋输液、植物胶囊、中药饮片、医药中间体、医用气体等多个领域的特色产业。怀仁金沙滩医药工业园区成功纳入第三批山西省特色产业集聚区试点。现有医药行业规上企业12户,主要产品涵盖八大类200多个品种。

特别是以怀仁陶瓷省级特色专业镇为基础,朔州市重点培育了山阴奶牛、应县陶瓷、怀仁羔羊肉业、朔州经济开发区能源装备、山阴富硒小米、应县乳业、山阴钙基材料、右玉生态肉羊等8个市级专业镇和朔城区酒类、平鲁区红山荞麦等2个储备专业镇,“1+8+2”专业镇梯次培育体系已经形成,2023年产值增长10%以上,而怀仁陶瓷专业镇产值增长21%。

创新引领,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在朔州经济开发区神电固废综合利用园的子瑞智能科技公司,由光伏板组成的新型“屋顶”,正源源不断地产生清洁电能。子瑞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介绍说,公司屋顶光伏装机容量为4MW,年光伏发电量约500万度,公司享受光伏发电量优先供给,由此每年可节省电费近百万元。

子瑞科技有限公司享受到的这项电费优惠,是由朔州经济开发区正在全力推进的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所带来的。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是一种将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分布运用在多个地点屋顶及附近的能源解决方案,采取“自发自用、余电上网”的运行方式,实现清洁能源供给、减少碳排放,还能有效利用闲置自然资源,节约成本。

朔州经济开发区作为山西省第一个打造绿色开发区的试点,在区内五个工业园区内铺开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项目一期6MW示范项目于2023年11月开工安装,项目完成后,平均每年节约标准煤2291.50吨,减排二氧化碳7427.25吨,减排氮氧化物1.42吨,节约净水9163.01吨。

朔州市积极实施制造业绿色转型行动,加快绿色低碳技术研发应用,鼓励企业围绕绿色工厂、绿色产品、绿色供应链等推进绿色制造体系建设,加大光伏、风电、新型储能等技术开发和产业化应用,构建绿色技术创新应用场景。2023年,朔州市新增新能源装机77.7万千瓦。2024年,朔州市电力装机容量将突破2000万千瓦,其中新能源装机825万千瓦。

朔州市还把数字经济作为转型发展关键增量,加快推动5G网络、千兆光纤网络、移动物联网、工业互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2024年将新建5G基站330座。并在智能矿山、文化旅游、传统产业升级、智慧教育等领域,打造“5G+行业”应用生态,支持行业龙头企业开展智能制造、5G智慧工厂试点示范。

在晋坤矿产品股份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里,工业固废煤矸石经过工艺制浆、超细研磨、成胶工段、全组份搅拌、高压造球等一系列生产工艺后,演变成为能够提高石油炼制效率、实现“降碳、增效”的石油催化裂化前驱体产品。

这一年产1.5万吨石油催化剂裂化前驱体生产线,投资3450万元,由晋坤矿产品股份有限公司与中石化石科院共同研发建设。朔州市还同华能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加强对接,加快钙钛矿光伏电池技术产业化落地。与中科院、中国矿大合作,探索共建煤系战略性金属中试基地,开展公斤级煤矸石提取镓锂技术研发中试,推动2万吨煤系镓锂协同提取回收示范工程落地……

发展新质生产力,科技创新是核心驱动力。朔州市加快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着力打造从基础研究、技术研发、工程化研究到产业化的全链条、贯通式平台,畅通科技成果转化产业化渠道,目前,已建成省级重点实验室2家、市级重点实验室22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家、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7家;省级技术创新中心2家、市级技术创新中心6家;省级新型研发机构3家,市级新型研发机构10家。建成国家级众创空间1家、省级众创空间5家,市级众创空间2家,省级科普基地5家。朔州市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07家,朔州市各级各类技术中心达到152户。

朔州市还因地制宜,积极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深入实施《朔州市创新人才发展二十五条(试行)》,市本级安排人才工作及科技创新经费6000万元,解决人才“引育留用”重点难点问题,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培养急需人才。

良好的营商环境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土壤。朔州市出台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降低市场主体制度性交易成本71条措施,创新实行“打捆审批”“跨地市联合审批”“远程异地评标”模式,进一步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

春风又绿朔州城,砥砺奋进正当时。朔州市将以更加坚定的信心、更加高昂的斗志、更加务实的作风、更加有力的实干,在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书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记者 刘淑花)



[编辑:杨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