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349-2077222
广告电话:13103498383
邮箱:zbxcvv@ vip.163.com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聚力“双一流”建设 迈入高质量发展

黄河新闻网 > 朔州频道 >  三晋快闻

8月4日,山西省实施百亿工程推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大会在太原召开,省委、省政府以超常力度实施百亿工程,再次为全省高校“双一流”建设和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双一流”建设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引领性、标志性工程。近年来,我省深入推进“双一流”建设,高等教育迈入高质量发展“快车道”。

以超强举措推进“双一流”建设

2022年2月,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公布,太原理工大学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通过首轮建设成效评价,顺利进入;山西大学实现重大突破,哲学、物理学两个学科入选。至此,我省“双一流”高校数量增至2所、学科增至3个,按省域内“双一流”高校数量排名,位列全国第16名,按省域内省属高校“双一流”数量排名,位列全国第7名。

成绩的取得来之不易。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与支持下,省教育厅大力度推进,各高校多措并举,上下齐心,砥砺奋进“双一流”。

省委、省政府积极落实部省合建协议,制定了支持山西大学等高校“率先发展”的意见,并相继出台有关人才、创新生态建设等方面的政策,坚持高位推动,从政策、资金等方面支持山西大学抢抓历史机遇,深化改革创新,加快“双一流”创建工作。山西大学以一系列举措激发内生动力:确立了“突出重点、分层建设、整合联动、构筑高峰”发展策略,形成了“率先发展、重点发展和协同发展”学科重点建设格局,重点支持物理学、哲学做大做强;推动学科专业“瘦身强体”,整合学科资源,动态调整撤销博、硕士一级、二级学科授权点18个,学术学位授权点全部实现一级学科统筹,学科结构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更加匹配;坚持引育并举,以“一流人才”引领“双一流”建设等。

去年以来,太原理工大学开始全面打造首轮建设之后更为成熟的2.0版“双一流”建设工程。“学校主动对接国家‘双碳’战略、能源革命战略和山西省转型发展对科技、人才的需要,紧密衔接首轮‘双一流’建设,将一张蓝图绘到底。”该校相关负责人介绍,2.0版“双一流”建设工程,出台一系列重磅举措,如引入学科建设“项目制”,激励学科不断提升;构建大部制管理体系,成立八大学部,促进学科间交叉融合;深化与清华大学等C9高校对口合作,“双一流”主建及支撑学科均成立学科建设指导委员会等。

中北大学和山西医科大学为创建“双一流”全力以赴。2021年10月,中北大学开始探索学科建设“项目制”管理模式,围绕学科提升晋档、博士点申报、一流学科建设等建设目标,实行项目揭榜挂帅,并于2022年5月正式出台“项目制”专项计划实施管理办法。该校发展改革部负责人宋睿介绍:“一年多来,学校涌现出了一大批高质量成果,如今年8月,尹建平教授团队成果荣获2022年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这是学校时隔14年教学成果再获国奖。2022年获批的10门国家级一流课程中,5门曾获‘项目制’支持。”山西医科大学经反复研讨论证,确定了“2+1+1”学科建设工作思路,其中,“2”是特种医学和法医学两个学科,即打造特种医学一流学科突破点、培育法医学一流学科增长点;两个“1”分别为建成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高水平公共卫生学院,以及建设高水平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打造数字“医谷”核心区。

用突破性成果见证山西高校实力

2021年,太原理工大学省部共建煤基能源清洁高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获批建设,实现了该校国家重点实验室零的突破。同一年,我省高校第三个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北大学省部共建动态测试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也获批建设。2022年初,山西大学张靖教授主持的“基于超冷费米气体的量子调控”项目和程芳琴教授主持的“煤矸石煤泥清洁高效利用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分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我省高校还有1项科技成果入围了“中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

今年8月,全省高校牵头完成的6项成果获评2022年度国家级教学成果奖;9月,第三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入围名单公布,我省3个团队入选。

……

“双一流”建设以来,我省高校取得了一系列耀眼的成绩:全省高校共增列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4个,增幅达52%,共增列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7个。山西大学物理学本科专业获批教育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标志着在培养拔尖学生方面进入了国家第一梯队。山西医科大学和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18所高校并肩跻身高水平公共卫生学院建设高校。中北大学信创产业学院获批全国首批国家现代产业学院……

2023年初,中北大学杨臻教授团队争取到了国家级重大工程重点项目,这是该校建校以来首个科研经费近亿元的大项目。“作为一所地方院校,能够拿到大项目,离不开学校近年来实力的提升。”杨臻感慨地说。

随着“双一流”建设深入推进,全省高校科研实力大幅提升。特别是2022年,是我省教育部创新平台喜获巨大丰收的一年:从2002年到2021年20年间,我省共有9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022年一举新增4个;原有7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2022年一举新增2个。全国首批36个医药基础研究创新中心,我省高校也获批1个。获批国家部委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增量超过过去十年总和。2017年以来,全省高校入选全国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14项,其中人文社会科学类一等奖为时隔14年我省在该奖项上的再次突破。太原理工大学李晋平团队、山西大学张靖团队相继在《Science》《Nature》发表论文,取得历史性突破等等。

高校“双一流”建设,正在为全省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的智力和人才支撑。记者从省教育厅了解到,2023年全省18所高校共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35项,获批资助金额近1.7985亿元,分别占全省科研院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95.81%、94.84%。在2022年度山西省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技术发明和科技进步18项一等奖中,12项来自高校。高校获得省科学技术奖数量多年持续在全省总授奖数的80%以上。同时,全省高校近年来引育院士、杰青等高端人才50余人次,学科、平台人才集聚效应初显,一大批高端人才加盟我省高校。

以“双一流”服务山西转型发展

4月24日中国航天日,央视报道了中北大学与航天三院共同承担研制的山西省重大项目——超高速低真空管道磁浮交通系统全尺寸试验线(一期)项目“首航”成功的新闻。该条试验线实现最大速度1000km/h“近地飞行”,是国内首条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磁悬浮试验线,也是目前世界上最快的地面交通工具试验项目。

7月,李思进教授团队自主研制的世界首台脑科学研究重器——核磁光电一体化大型脑成像装备在北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学会(SNMMI)年会上进行了新技术推介并成功完成临床首次显像,实现了世界五模态脑成像设备零的突破,为国家科技自立自强贡献了山西力量。

2023年,山西大学程芳琴教授团队与吕梁市兴县签署电解铝废渣资源化高值利用技术许可合同,合同金额达4600万元,刷新了该校科技成果转化、吕梁校地合作项目单笔金额纪录,为推动吕梁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山西大学秦雪梅教授团队历时十余年,成功研发1.1类创新中药柴归颗粒,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以2600万元技术转让费成功在我省落地转化。

9月17日,由山西大学牵头组织,兰州大学、四川大学、浙江大学、郑州大学等高校联建,协同敦煌研究院、云冈研究院、龙门研究院、大足石刻研究院和新疆克孜尔石窟研究所等石窟研究机构,中国石窟文化联合研究生院正式成立。这是国内第三个联合研究生院,旨在打造石窟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和文化传承发展方面世界一流的人才培养基地和科学研究高地。

……

深度融入、更好服务山西高质量发展,是“双一流”建设中全省高校的共同心声。

“双一流”建设以来,省教育厅支持全省高校建设了杏花村学院、合成生物学学院、大地生态环境学院等校企合作创新和人才培养平台,布局建设了42个服务产业创新学科群、66个协同创新中心、37个产业技术创新研究院,布局、认定和建设了3个省级未来技术学院、15个省级专业特色学院和15个省级现代产业学院,带动全省高校建设了近百个产业学院,基本实现了煤炭、钢铁、有色、焦化、酿造、陶瓷等产业专门人才培养的全覆盖,实现了服务全省重大战略、重点领域、重要产业的全覆盖。

下一步,省教育厅将以实施高等教育百亿工程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双一流”建设,促进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一是重点支持、兼顾全面。在全力推动“双一流”高校和学科建设的同时,支持不同类型高校走特色发展之路。二是揭榜挂帅、有为有位。淡化身份色彩,实行竞争性遴选,鼓励和支持所有高校在百亿工程主攻方向上单项突破、单兵突进,取得成绩、产出成果。三是人才为上、引育并举。将培养、引进战略科学家、学术领军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作为实施百亿工程的第一要务。四是突出树人、聚焦内涵。把“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贯穿实施百亿工程的全过程。五是提升质量、强化服务。直面山西转型发展需求,有组织地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有组织地推进科技创新,有组织地服务国家和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六是松绑赋权、激发活力。赋予高校最大的自主权,进一步激发办学活力,释放创新动力,真正把百亿工程做成具有标志性、引领性的品牌工程、明星工程、亮点工程。(记者 李林霞)

[编辑:冯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