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349-2077222
广告电话:13103498383
邮箱:zbxcvv@ vip.163.com

智能化赋能:山西工业迈向“智造”时代

黄河新闻网 > 朔州频道 >  三晋快闻

夫工业者,国之根本。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并明确要“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山西建投潇河公司钢结构智能制造车间生产一派繁忙。该公司满负荷高效生产大型钢结构部件,全力保障省内外重点工程及国际项目建设需求。

今年前三季度,全省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7%,增速快于全国5.8个百分点,全国排名第3位,中部第1位,增速持续位列全国第一方阵。这些数字正是我省奋力蹚出高质量转型发展新路的见证。记者近日采访发现,今年以来,从科技创新推动高端装备不断取得新突破,到智能化改造后一条条数字生产线走进传统工厂,再到“智慧大脑”成为各行业重要一环……山西工业此前又“笨”又“重”的“黑色”面貌已渐行渐远,智能化已成为一张亮丽新名片,为全省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更为坚实的支撑。

科技加持 智能化与工业经济深度融合

智慧城市、智能办公、智慧教育……生活中,似乎只要加了“智”这个字,就代表着某一事物拥有了强大科技力量的“加持”。如今在我省,智能化正在与工业进行深度融合,智能制造的理念已经深入不少工业企业的众多生产环节。

“现在真是太舒心了,只需要轻点鼠标,就能实现煤的灰分、水分、硫分、挥发分等成分分析。”提起采制化煤质智能检测系统,山西焦煤西山晋兴能源有限责任公司斜沟煤矿选煤厂的化验员龚丽萍一脸兴奋,“以前忙得晕头转向,我们必须时刻盯着天平、记录数据、敲计算器、算化验值,不仅速度慢,还常有偏差。”

龚丽萍所指的这套系统,可用于原煤预测预报、生产过程质量控制和产品把关全流程的质量检测,不仅提高生产效率40%,指标准确率也达到了100%。

在大运汽车的新能源乘用车生产车间,关键装备数控化率超过了70%。不仅2分钟下线一辆新能源车,智能化装备的应用也让车间成了不用人工操作、可以关灯运行的“熄灯工厂”。高效集成的信息化管理平台则使生产效率提高20%以上,运营成本降低30%。

同样新奇的场景也出现在山西建投的智能化工厂中,在塔机整体式标准节生产线上,32套焊接机器人、6套搬运机器人、13套物流输送线可同时运作,实现关键结构件自动化组对焊接,自动化率为95%以上。每14分钟一节标准节就可从这里下线,用时相当于原来的7%。

如果说制造技术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那么工业软件的开发就是为这份竞争力定思路、建大脑的重要环节。记者了解到,我省已经有多家企业应用了华为软件开发云平台。平台上集合了软件开发全部流程所需的模式和工具,软件生产更加高效、智能,助推制造业迈上“云端”。

受访的不少企业负责人表示,对企业而言,智能化转型已不是“选择题”,而是关乎生存和长远发展的“必修课”。

高端引领 煤矿智能化改造如火如荼

除了企业自身的积极“改造”,我省各级政府也从各方面支持工业企业进行智能化“升级”。晋阳湖·数字经济发展峰会、太原能源低碳发展论坛等高规格、高标准、高权威性、高影响力的盛会就是其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一场会议释放的效能有多大?今年8月份,晋阳湖·数字经济发展峰会如约“亮相”。

“山西坚持煤炭全产业链绿色发展,鼓励现有生产煤矿推进智能化改造,采用高新技术装备和现代管理理念,全面提升技术水平、生产效率和安全保障能力。”省能源局副局长苗还利在峰会上掷地有声。

而在9月1日举行的2022年太原能源低碳发展论坛高峰论坛上,国家自然资源部副部长凌月明坦言,近年来,我国持续推进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的升级优化,努力打造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绿色低碳转型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为确保实现“双碳”目标,其中最重要的环节就是推动智能化的绿色开采和清洁高效利用。

煤矿智能化建设,使智能矿山开机率、采煤工效资源回收率等指标得到显著提升,有效解决了井下工人劳动强度高、生产环境危险的问题。我省作为能源大省,正在努力探索煤矿智能化应用升级的有益措施和做法。截至目前,全省累计建成24座智能化煤矿,拥有612处智能采掘工作面。其中,328处煤矿智能化采掘工作面入围国家首批智能化示范煤矿建设名单。

在此过程中涌现出的“弄潮儿”吸引了全省乃至全国的目光——已在潞安化工集团应用的中国移动“智矿通”产品,可实现通信网络下井、安全关怀下井、管理能力下井、服务能力下井、产业生态下井“五大场景应用”,未来还将进一步探索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在采矿行业的融合创新应用模式。

“站在全新的起点,依托我省煤矿产业智能化发展和协同创新的良好平台,打造强强联合的合作伙伴,才能切实提升智能化解决方案能力及优秀产品的影响力。”省工信厅副厅长刘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呼吁全省相关单位和企业推动矿山智能化由“点上突破”延展到“面上推进”,进而实现本质提升。

提档升级 现代产业体系加快构建

太重轨道智能化升级改造项目首件“热轧”车轮成功产出;晋能控股装备全省首套综采成套设备在王家岭煤业开始进行井下联合调试;太重集团研发推出5.6/8/10MW风电机组;国内首个矿用导航技术实验室在中国煤科太原研究院正式建成……今年,随着各项好消息频传,我省释放出一个明确信号:山西工业的现代产业体系正在加快构建和完善,传统产业也在不断加快升级。

“智”的速度在加快,“智”的动能在增强:

“沁水区块郑庄工区CZBL-03井通过开展氮气泡沫洗井工艺试验,有效解决了煤粉堵塞问题,日产量达到5000立方米。此举大幅提升了单井生产周期和高产能力。”华新燃气集团郑庄工区区长陈斌告诉记者,“通过智能化改造提升供电、管道、增压系统的保障水平,确保气井连续稳定运行,保障所有产出的煤成气正常外输,确保下游销售畅通。”

在晋南钢铁集团,得益于太重集团技术攻关小组历时一个月精心研制的远程“一键炼焦”项目投入运行,操作人员只需实时查看电脑监控画面,用手指轻轻一点,便能自动完成装煤、推焦、拦焦、接焦、熄焦全部工序,极大改善了工作人员的作业环境,提高了作业效率,每年还可为企业节约成本225万元。

走进山西建筑产业现代化晋东南园区的PC构件车间,几乎看不到工作人员的身影,自动划线机、自动布料机、振动台、立体养护窑、智能钢筋开孔网焊接机器人等智能化设备正精准、高效地进行自动化生产,在节约劳动力成本的同时,也极大地降低了工人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

工业新动能加速成长的背后,得益于我省相关政策的有力推动。省工信厅坚持把传统产业作为稳定工业经济的“压舱石”,建立了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提质增效工作推进机制,印发实施传统优势企业改造提升2022年行动计划,成功推动36户企业迈过“生存线”、3户企业达到“发展线”,传统优势产业生存力发展力不断增强。

同时,该厅还把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工业经济的新增长点,编制了《山西省“十四五”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规划》《关于推动山西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推动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节能环保、数字产业等11个新兴产业企业加快“两化”、融合“两链”,实施对标改造。

在2022年即将收官之时,山西工业怀揣砥砺前行的激情,更对未来充满期待。记者了解到,工业经济的运行稳定向好,特别是工业新动能的加速成长,为我省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有力支撑。未来,我省将全面落实已经出台的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和接续措施,聚焦企业“两线两水平”改造提升,开展新一轮技术改造,将入企服务和助企纾困结合推进,最大限度释放政策红利,激发企业发展活力。(记者 王蕾)

[编辑:杨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