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定3月到5月冰雪冻融期和6月到9月汛期为2个重点防范时期,划定晋西黄土高原、太原西山—汾西—霍州—乡宁—河津矿区和太原东山—阳泉—潞安—晋城—沁水矿区、岚县—静乐矿区崩塌、滑坡4个地质灾害重点防治区。近日,山西省地质灾害防治领导小组印发《山西省2022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对全省2022年地质灾害发展趋势进行预测,最大限度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全年降水量较常年偏少
预计2022年度,我省全年降水量(460毫米)较常年(479.5毫米)偏少,年平均气温(10.3℃)接近常年(10.2℃)略偏高。
预计冬季(2021年12月—2022年2月)全省降水量在6.3毫米至43.2毫米,与常年同期相比,大同市、朔州市、忻州市大部偏多2成至5成,其余大部偏多5成以上;季平均气温全省大部地区较常年偏低1℃~2℃。
预计春季全省降水量在44毫米至104毫米,与常年同期相比,全省大部地区偏少1成至2成;季平均气温全省大部地区较常年偏高0℃~1℃。
预计夏季全省降水量在153毫米至351毫米,与常年同期相比,大同市、朔州市、晋城市、临汾市和运城市偏多1成至2成,其余地区偏少1成至4成;季平均气温全省大部地区较常年偏高0℃~1℃。
预计秋季全省降水量在100毫米至190毫米,与常年同期相比,太原市、大同市、朔州市、忻州市、吕梁市偏多2成至5成,其余大部地区偏多1成至2成;季平均气温全省大部地区较常年偏高0℃~1℃。
在册地质灾害隐患点11230处
山西省地质灾害防治领导小组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2021年底,全省在册地质灾害隐患点11230处,其中崩塌7019处、滑坡1617处、泥石流534处、地面沉降4处、地裂缝276处、地面塌陷1780处,共威胁人员42.11万人,威胁财产167.09亿元。我省全境都是地质灾害易发区,地质灾害隐患多、分布广、威胁重,地质灾害高易发区占全省国土面积的42%,地质灾害中易发区占46.9%,地质灾害低易发区占11.1%。
2022年,我省位于山区和黄土丘陵区的铁路、公路、机场、大桥建设项目,会增加崩塌、滑坡地质灾害隐患;矿山建设及开采活动频繁,会增加地面塌陷及崩塌滑坡隐患;晋西、晋西南黄土高原中的部分县(市、区),尤其是吕梁市离石、石楼、柳林,临汾市吉县、永和等经济发展较快或城市地质环境条件较差的地区,在沟谷中大量切坡、填沟造地的活动仍会增加,防治难度持续加大。
其中,城市人口集中居住区、城乡接合部等人口集中分布区为地质灾害高易发区,特别是吕梁、临汾、晋中、忻州等地的沿黄县、市,应重点防范黄土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需在汛前、汛中、汛后进行反复排查、巡查、核查,发现险情及时撤离,防范群死群伤地质灾害的发生。
全面开展隐患大排查
今年,我省位于山区和黄土丘陵区的铁路、公路、机场、大桥建设项目,会增加崩塌、滑坡地质灾害隐患;矿山建设及开采活动频繁,会增加地面塌陷及崩塌滑坡隐患;晋西、晋西南黄土高原中的部分县(市、区),尤其是吕梁市离石、石楼、柳林,临汾市吉县、永和等经济发展较快或城市地质环境条件较差的地区,在沟谷中大量切坡、填沟造地的活动仍会增加,防治难度持续加大。
为此,从3月1日开始,我省全面开展隐患大排查,对各类地质灾害隐患开展为期2个月的全面排查。重点排查黄土区、旅游区、自然保护区、文物保护区、交通干线、工矿施工区、重点水利电力工程、输电输油设施以及受地质灾害威胁严重的城中村、居民区、学校、医院等人口聚集区。
持续把高陡边坡地质灾害隐患排查作为隐患、风险排查的关键,坚决做到全覆盖、全方位、不留死角,查清安全风险,摸清隐患底数,圈定重点防范区。把临坡住房安全隐患作为重点,密切关注高陡边坡附近建筑物、街区排水系统是否完备,认真仔细查看用水是否直接排入地下及边坡中。
对高陡边坡下部已经实施农村地质灾害治理搬迁的,原有住房必须全部拆除,防止“回流”和临时使用。(记者 薛建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