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349-2077222
广告电话:13103498383
邮箱:zbxcvv@ vip.163.com

设施农业让农民捧起“金饭碗”——朔州市朔城区打造省级设施农业示范样板侧记

黄河新闻网 > 朔州频道 >  朔州要闻

“进入蔬菜生产园区的农户看上去普普通通,其实都挺富足。”近日,朔州市朔城区野狐涧村合作社社长李成告诉记者。近年来,通过野狐涧村党支部鼓励带动种植大棚蔬菜富起来的村民有着共同的感慨:“设施农业发展形式好,挣钱快,收入稳涨。”在特定的区域里创业被农民视为家门口的”经济特区”。

设施种植助力都市农业发展

“通过农村集体土地流转,村集体统一实施统一建设,我们这个蔬菜园区建成了300余亩80多个大棚,一个大棚种植面积0.7亩田左右。现在,这棚子可是有了效益啦,户户都挣了钱,盖起了二层楼。”李成说着种植大棚的发展。

李成所在的朔州市朔城区野狐涧蔬菜种植园区距离县城集贸批发市场很近,地理位置优越,交通运输方便,是一个吃香的“菜园子”。蔬菜上市时,这里每天都会有新鲜的黄瓜、西红柿、草莓、火龙果等蔬果产品运进市场。

张利军,朔州市在外回乡创业人员。他经营的朔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主要将朔州出产的优质圣女果、南瓜等产品销往北京新发地蔬菜市场。去年,政府支持兴建集约化育苗和生产储运中心,建成后年育苗达1200万株,年生产加工分选包装圣女果1000万公斤,果蔬年储运量1000吨。有了这样的条件,张利军表示,为抢抓、弥补全国淡季圣女果市场空白和错季供应良机,公司的圣女果基地将计划扩大生产规模1500亩、建设百亩大日光温室大棚10座,进一步强化园区基地生产能力和完善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建设。

朔州晟源蔬菜专业合作社专注于发展设施水果蔬菜,提高功能产品品质上下功夫。据了解,合作社即将实施的二期项目,建设用地500亩,打造田园综合体,发展现代都市农业,满足都市人民需求。通过用以“一户一园” 为载体 ,园里有水果、蔬菜、花卉、凉亭,让市民体验田园生活的新滋味,创造智慧生活的新向往。

今年以来,朔州市朔城区运用现代发展思维做活做精传统农业,统筹布局, 推进发展都市农业,把这类离县城批发市场很近的种植设施蔬菜集中的区域,打造成具有特色的都市农业发展格局。

特色农业带动农民共同致富

近年来,朔城区以打造高水平现代农业示范区为目标,加强现代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引导调整种植结构,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做精特色产业,打造省级设施农业示范样板,为乡村发展添活力、增动力。

一排排现代化全钢结构大棚和高标准节能日光温室如雨后春笋,拔地而起。朔州市朔城区神头镇神西村甘源种植专业合作社刚投入使用的新建大棚500亩,棚内全部实现智能化管理、机械化作业、水肥一体化灌溉,从4月份就开始种植彩椒。

2018年,该合作社引进高产有机彩椒,以规模化大棚种植的模式推广,打造千亩彩椒种植园区基地。通过村民劳动入股的方式发动周边农户参与彩椒种植,已经有效带动农民300多户,为当地创造就业岗位350个。合作社理事长刘志岗谈起对未来彩椒发展信心满满 ,他们计划新建投产大棚1000个,将采取承包制,给农户提供种苗、肥料等农资,彩椒成熟以后统一回收,为农户争取最大化的利益。两年之内,力争打造华北地区最大的现代化彩椒绿色产品种植基地。随着彩椒种植园区基地的发展,将建成晋北地区规模最大的彩椒销售集散地和冷链仓储基地。到目前,公司已经流转土地1000亩,建成并投入使用日光蔬菜大棚300个,实现彩椒产出1800吨,销售收入1200万元。同时建成蔬菜分选仓库5000平方米,日彩椒分选装箱30吨。除此之外合作社建成蔬菜冷藏储存恒温冷库15000立方米,可彩椒冷藏储存130吨。如今,“神头泉畔”彩椒品牌名声远扬。

甘源种植专业合作社通过发展现代设施农业,为当地发展设施农业提供了样本,在推广设施农业的标准化生产技术上起到了示范作用,同时也为当地现代设施农业的发展探索了可持续发展道路。

联系当地农业生产特点,朔州市朔城区农业农村局总农艺师石怀先说,朔城区2021年设施农业计划建设总面积2100亩,已落实高标准节能日光温室940亩,全钢架大棚901亩,目前开工面积750亩,完成面积260亩。同时,通过调查统计改造老旧日光温室1600多亩,切实把朔城区设施农业做大做强,推动全区设施农业向着规模化、标准化、高效化方向发展。

据介绍,朔州市农业农村局积极开展有机旱作农业示范市建设,今年重点打造18个市级有机旱作农业示范基地,继续推动山阴县省级示范县和4个省级有机旱作农业封闭示范片建设。今年,新增4个省级有机旱作农业封闭示范片,有机旱作农业封闭示范片实现了县县全覆盖。

朔州立足“特”和“优”战略, 以设施种植发展产业园区建设为切入点,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努力发挥好特色农业优势,让有机旱作农业引领农民增收成为农业发展的新标杆。(赵国恒)

[编辑:张瑞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