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方不同的饮食习惯,是人体与地理、气候相适应的结果,饮食偏好也在影响着健康。
一、北京、东北爱烧烤,广东人爱油炸。
油炸和烧烤导致肥胖、高血压以及糖尿病。油炸或油煎降低了食物中的水分含量,增高了热量效率,口感松脆以及油炸香味等,导致大家追求口感而吃得更多,造成代谢问题。
过油——三高、肥胖、心脑血管病
三高、肥胖:摄入过多的饱和脂肪,热量高,致胆固醇增高,加速血管变窄,过多的营养脂类、糖类滞留在体内,易引发高血脂、高血糖、高血压。
心血管病:会导致血液中脂肪酸过多。脂肪酸过剩,沉积在血管里造成动脉硬化,形成血栓,引发心脑血管疾病。
很多人喜欢吃动物内脏、烧烤等多油脂、高胆固醇的食物。加上久坐不动,体内脂肪堆积,三高无形中飙升。这样的生活习惯,很可能导致脑梗塞、脑出血、中风等脑血管疾病。
二、京津地区、沿海居民爱吃甜。
嗜甜人群集中在沿海地区,北京和天津居民对甜食的喜爱也较突出。甜食摄入量高与糖尿病发病率升高以及致空腹血糖异常升高。
过甜——伤心脏、肥胖
容易肥胖:糖摄入过多,增加超重和肥胖风险。糖可以转化成脂肪,高糖饮食是直接造成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
毁坏牙齿:饮用含糖饮料后,口腔里的细菌使糖和食物残渣发酵形成牙菌斑。含糖的碳酸饮料有一定酸度,长期饮用会酸蚀牙齿。
三、四川人喜欢麻辣和水煮饮食。
爱吃辣的程度与糖尿病发病率呈现反比关系。
过麻过辣——伤肠、伤胃
辣椒味辛,性热,有强烈的局部刺激作用,能增进食欲,不宜多食,过食可引起头昏、眼干,口腔、腹部或肛门灼热,疼痛,腹泻。还会诱发溃疡、伤及肠胃,间接导致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吃得太辣不仅使循环血量剧增,心跳加快,心动过速,妨碍原有的心脑血管病及肺内病变的康复。
过辣会刺激胆囊,尤其慢性胆囊炎、胆石症的人。对于慢性胰腺炎的病人,贪辣容易使病情发作。人到中年,咽炎、慢性气管炎、口腔问题等,因辣椒素的刺激,使病情迁延不愈。辣椒素的刺激,使胃肠黏膜充血水肿,胃肠蠕动剧增,影响消化功能的恢复。
水煮烹饪温度不像油炸和烧烤那么高,产生的有害成分较少。
四、营养专家教你“调”口味
从饮食搭配和烹饪方法上做些调整,就能既“美味”又“健康”。
1、减盐:每天不超6克
建议用定量盐勺,可加醋、胡椒等来调味。购物时要有标签意识,比如午餐肉等,看看里面的盐含量是多少,特别是钠含量。
2、减油:每天不超30克
建议家庭使用控油壶,把全家每天应该食用的烹调油倒入控油壶,炒菜用油均从控油壶中取用。烹调食物时尽可能不用烹调油或少用烹调油的方法,如蒸、煮、炖、焖、水滑熘、拌、急火快炒等。
3、减糖:总淀粉摄入量要控制
减糖,不仅包括通常的单糖、双糖、果糖等,淀粉类也要控制,如米饭、面食等。这些淀粉类的食物在肠道里也会分解为单糖、双糖。减糖是吃进去的淀粉、糖等能量物质要与我们每天消耗的能量平衡,要不然能量在体内堆积就会转化成脂肪,从而增加身体代谢负担。
朔州市健康教育所
2020年5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