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349-2077222
广告电话:13103498383
邮箱:zbxcvv@vip.163.com

“玫瑰”为笔绘就乡村新画卷——朔城区薛家店村兴村富民侧记

黄河新闻网 > 朔州频道 >  图说朔州

1月18日,记者再次走进朔州市朔城区贾庄乡薛家店村,亲身感受这座连续几年被评为市、区“先进集体”“ 优秀农村两委班子”“先进基层党组织”“ 五好农村党组织”和“美丽乡村建设红旗党组织”,以及“省级美丽宜居示范乡村”最近几年的崭新变化。

在位于市区东南13公里处的朔广公路旁,便是醒目的薛家店村。漫步于村南现代观光长廊,百亩玫瑰生态园景观尽收眼底。每当夏季,玫瑰花香沁人心脾,让人流连忘返;长廊北边是文化底蕴浓厚的居住区,一条条整齐宽敞的街道,一张张信心满怀的笑脸,一声声嘘寒问暖的话语,在这个寒冬的季节,让我们如沐春风。

薛家店村耕地总面积4500亩,共有农户266户707人,常住118户480人。主要种植玉米、蔬菜、玫瑰、药材、经济林。近年来,薛家店村坚持走乡村振兴之路,实施了以美丽乡村建设为“主轴”,以发展富民兴村产业为“核心”,走上了一条小康之路,致富之路。人均纯收入增长了十多倍,全村文化水平也得到大幅提升。

村容村貌展新颜 人居环境靓起来

想让文明乡风“吹起来”,不仅要让传统美德一脉相承,还要推动村居环境设施“破旧立新”。近年来,我市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乡村绿色发展之路,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建设好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薛家店村以“美丽乡村”建设为契机,完善村级基础设施,让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记者走在薛家店村道上,沿着一条笔直水泥公路走下去,数条纵横交错、平展宽敞的村道静静地伸向巷子深处。“现在不是提倡绿色发展吗?响应村里号召,我不仅让院子里干净整齐,还得让家里‘春色满园’。”村民李引娥望着家里盛开的各种花卉笑着说道。

“你看,村民们很享受现在这样的居住环境,不管是新房还是老房子,干净整洁永远是第一位的,走到哪里都有花香,都有文化气息,这可是代表着全村人的精气神呢。”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赵海军介绍。

薛家店村过去是贾庄乡环境脏乱差问题比较突出的老旧村,长期以来,村里建设没有统一规划,年轻人大多进城居住,一批破旧院落无人整修,破烂不堪。2008年,赵海军回村担任村干部,多方奔走,抢抓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政策机遇。积极向各级、各部门争取危房改造、道路建设、生态绿化、环境整治、“一事一议”奖补等资金,统筹管理、整合使用。同时,发动群众筹工筹劳,打扫街巷、清理垃圾、修剪树木。做到垃圾日产日清,彻底杜绝村道“脏乱差”现象。与此同时,还通过“一事一议”等项目资金,先后维修改造村级活动场所14间,建起了党建活动室、图示阅览室、医疗卫生室、交通劝导站、信访接待室、科技推广室等,村级阵地建设不断完善。

特别是在近几年的整治过程中,薛家店村铺装村级活动场所院落500平方米,硬化广场1050平方米,硬化村内道路5公里,户通水泥路900米。危房改造130多户,拆除旧院28处,新建15户住宅,整修残垣断壁1538平方米,新建文化健身广场2000平方米,安装路灯25盏、健身器材20套,粉涮彩绘文化墙1.2万平方米,铺设马路牙700米,种植经济林24500株,玫瑰园100亩,建成6个花果园,形成了一街三路十八巷的整体框架。花园、健身广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这是薛家店村的“标配”。

“过去,我们薛家店村是‘东西二里半,南北一看九疙瘩’。如今,它是全市城乡环境整治示范村,小日子赶上了城里人。出门走的是水泥路,健身休闲两不误,房前屋后似花园,小康日子有奔头。”言语间,72岁村民赵天贵满是骄傲。

如今的薛家店村,道路通畅、街巷整洁、绿树成荫、环境优美,绿化覆盖率达85%,先后被评为省、市、区美丽乡村示范村,全省卫生村和国家森林乡村。

乡村振兴,生态宜居是关键。“良好生态环境是农村最大优势和宝贵财富。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推动乡村自然资本加快增值,实现百姓富、生态美的统一。”生态宜居,是广大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

支部统揽聚民心 文化建设立新村

“农村要想奔小康,环境卫生先变样;专门成立理事会、户户签约守规矩;党员干部先带头,分片包干责任强……”大力推行“七人小组+十户联管”治理模式,弘扬新风正气,全村邻里融洽,安定祥和。农闲时间打扑克、玩麻将的少了,参与文娱健身活动的多了;邻里矛盾纠纷、偷盗失盗现象没有了,团结友爱、互帮互助的现象多了;偷奸耍滑、自私自利的现象少了,助人为乐、善行善举的典型多了。全村呈现出了村风正、民风淳、崇科学、尚德孝的喜人局面。

为了提高村民素质,树立标准和尺度,充分引导村民形成爱国爱家的精神文明价值取向,薛家店村不仅制定了十六条村规民约,还经村民代表商议专门成立薛家店村红白事宴理事会与矛盾调处理事会,维修改建旧学校,设立理事会办公场所,由村民代表、村里德高望重的人担任理事会成员,利用农闲时间倡导村民移风易俗、培树文明新风,引导老百姓更新观念、破除陈规陋习,倡导婚事新办,丧事简办;积极化解邻里纠纷,坚决做到矛盾纠纷不出村。

同时,村两委班子利用“三会一课”、“党员活动日”等多种形式,组织党员学理论、学业务、学经济、学管理,不断增强广大党员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在工作上,村两委坚持勤政为民,不搞特殊化,时刻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多为群众谋福利,走在前,干在前,以自己的模范行为去影响、带动全体党员干部和群众。在制度上,积极组织党员参与经济建设,让广大党员在参与经济建设中经受锻炼,增长才干,从而更好地发挥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以党风带民风,以民风促村风,形成文明向上的良好社会风尚。

为丰富村民的业余文化生活,在上级部门的大力支持下,薛家店村建成了1000多平方米的文化体育广场和3000平方米的村级活动场所,并建起了党员活动室、图书阅览室等活动阵地。在这里,有群众急需的图书、报刊,使村级活动场所真正成了培养有文化、讲文明、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村民的有效载体,成为大家交流信息的“交换台”、群众致富的“加油站”。同时,村民们还自发组成了广场舞表演队,极大地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

村委会还特意请人绘制文化宣传墙1.2万平方米,村民们耳濡目染,传统文化的根子深深扎进人们心里。村里还开展“卫生文明户”“好媳妇”“好婆婆”等道德模范评比活动,涌现出大量好人好事。

薛家店村充分发挥文化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通过文化建设,丰富群众业余生活,改变村风民风,实现乡村和谐有序的发展,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增强基层凝聚力 培育产业新动能

乡村振兴,产业为先,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农业生产才能从量变产生质变。薛家店村“两委”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助推群众增收致富。

薛家店村原来是典型的纯农业村落,传统种植业一直是薛家店村的经济支柱,全村没有集体经济,没有特色产业,没有优势资源,村民的经济收入始终无法提升,这也是村民们面临的一个难题。

薛家店村围绕“农业、农村、农民”这三个核心,把建设美丽宜居环境与产业转型发展、农民增收致富有机结合起来,巩固传统种植业,积极发展特色产业,稳步推进农业结构调整。依托良好的农业生产条件,全村玉米、高粱、蔬菜等传统种植业稳步发展,建起了千头以上养猪场3座,养殖业发展势头良好;积极探索产业发展新模式,注重发展特色产业,成功引进引进水木中天1号、5号玫瑰,建成百亩玫瑰园,与神头镇新磨玫瑰加工厂及北京水木中天植物研究院合作,通过“公司+基地+农户”模式,由村委会组织农户集中连片种植,农户分散管理,村委会负责联系销售,收益归农户,亩均收益3000元左右,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新亮点,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此外,薛家店村依托玫瑰种植、板蓝根种植、经济林种植等新产业,组建具有发展延伸能力的产业链,不仅能够进一步带动当地经济发展,更重要的是能够吸纳百名村民就近务工,让村民在家门口有钱赚,示范带动效益非常突出。这对于当地老百姓,特别是一些困难户来说,无疑是一条最稳妥的致富之路。

“下一步要扩大种植规模,力争达到1000亩,成为农民发展特色产业、稳定增加收入的示范项目。目前,政府计划投资36万元,新建87千瓦光伏发电项目,将有力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赵海军高兴地说。

结合现在薛家店村产业结构调整和乡村振兴战略部署,薛家店村在村党支部的带领下,实现“一村上一品,一品带一村”的目标。玫瑰产业发展不仅优化农业种植结构,而且延伸了产业链条,走出了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征程中阔步前行,努力在新时代推进乡村振兴的实践中再创新业绩,再铸新辉煌。(记者 温秀丽 薛礼伟)

[编辑:张瑞晶]